登录

《试问》宋陈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杰

《试问》原文

试问屋藏书,何如斛贮珠。

奄奄投阁老,凛凛坠楼姝。

现代文赏析、翻译

陈杰的《试问》原诗是一种暗示性和审美视觉相结合,引导我们去感知身边物质价值和情感道德层面的高下差别,不以人之死亡为其参照依据。如其提出要比较房屋里藏着许多书的博学者和收藏大石磨大米大小的珠宝,故事也颇耐人寻味。

现代文译文如下:

试问藏书之屋,珠光宝气何如? 投阁之士已逝去,坠楼美女凛然在。

诗人以“试问”为引子,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情境。他首先提到“屋藏书”,表示藏书之屋里的学问。这样的藏书者在历史中比比皆是,他们在自己屋内堆积如山的书中找寻真理和智慧,无疑表现出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敬仰。这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灵魂升华,是人对自我提高和完善的一种努力体现。

诗人随后提到“斛贮珠”,斛是一种古代的容量单位,大约等于十斗。诗人所指的是收藏大石磨大米大小的珠宝的人。这种人的行为似乎在物质层面更为富有,他们的财富和物质享受显然比藏书者更多。然而,这种对比并没有定论,因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只是在于物质的丰富,更在于精神的富饶和道德的修养。

诗人通过“奄奄投阁老”和“凛凛坠楼姝”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前者指的是那些因为自己的学识和智慧而名留青史的学者,他们因为思想的觉醒而失去名利甚至生命;后者则代表那些沉醉于物质享受却失去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人。两者的对比体现出诗人对人性的思考和生命意义的探寻,即在追求物质利益和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道德的底线和对生命的尊重。

因此,这首诗的主题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赞美和对物质的思考,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道德底线的坚守。通过这种对比和反思,诗人试图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精神的富饶和道德的修养。这就是这首诗所传递的深层次含义和启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