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祝允明
净壁虚亭杨柳青,阑干白祫午风轻。
披残一卷黄庭诀,不见人声有鹤声。
明代诗人祝允明的《沈徵君遇小景 其二》是一首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作。下面是这首诗的赏析以及译文:
诗中描述了一个净壁虚亭中,杨柳青青,轻风徐来。午后阳光透过柳叶洒在亭中,栏杆上,给人一种清净悠然之感。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翻阅着道家的黄庭诀,仿佛能听到鹤鸣之声,却不见鹤的踪影。
首先,诗中的“净壁虚亭”描绘了一个空灵、清净的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感觉。“杨柳青”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生机勃勃,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增添了诗的意境之美。
“阑干白祫午风轻”一句,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将午后阳光透过白祫的栏杆洒在地上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阳光透过轻盈的午风,给整个环境增添了一份柔和的光影之美。
“披残一卷黄庭诀”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在静谧环境中,沉浸在道家黄庭诀中的状态。这里的“黄庭诀”是指道家修炼秘籍,诗人在此表现出对道家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不见人声有鹤声”是诗的结尾,描绘了诗人静心修炼时,周围环境中的鹤鸣之声。这句诗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宁静和诗意之美。鹤鸣之声隐隐传来,仿佛与世隔绝,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诗中的净壁虚亭、杨柳青青、轻风白祫、黄庭诀以及鹤鸣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力将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
在空灵的亭子里,杨柳青青,轻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午后的阳光透过柳叶,洒在亭中、栏杆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气氛。我手中翻阅着道家黄庭诀,耳边传来若有若无的鹤鸣声,却不见鹤的踪影。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我感受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希望这样的译文能够传达出原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