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过翚岭》清施闰章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施闰章

《过翚岭》原文

崇冈陟崚嶒,鸟道绕山腹。

仰探白日短,俯瞰阴霞伏。

鱼贯度行人,疲马艰踯躅。

春晴多好风,吹我岩壑绿。

农耕岭上云,妇饭溪中犊。

羁心旷登陟,瘠土见风俗。

华阳灵迹閟,杖策寻石屋。

现代文赏析、翻译

清代的诗人施闰章笔下的《过翚岭》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川景色,同时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勤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

崇冈陟崚嶒,鸟道绕山腹。

抬头仰望,天空似乎变得狭小,仿佛被山峦挤压。俯瞰下方,阴暗的云霞似乎匍匐在地,展现出大自然的深邃与神秘。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势的峻峭和山路蜿蜒的特点。

仰探白日短,俯瞰阴霞伏。

仰望天空,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仿佛一眨眼就到了傍晚。俯瞰山脚下,云霞深沉如伏,与山顶的晴朗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借用了中国传统的意象“探白”和“伏阴”,寓意日暮与日初时的景象。

鱼贯度行人,疲马艰踯躅。

在山路间,行人像鱼儿般依次度过,旅途艰辛。疲马则因为疲惫不堪而艰难地踯躅前行。这里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行人的艰辛和马匹的疲惫。

春晴多好风,吹我岩壑绿。

春天的晴天里,风儿吹过,带走了旅途的疲惫,让诗人感到清新自然。岩壑间绿色的草木随风摇曳,更增添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农耕岭上云,妇饭溪中犊。

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农民在山顶耕种,牛犊在溪边吃草。诗人以农耕和妇人做饭的画面,描绘出山中人民的生活景象。体现了山村的恬静和自然的和谐。

羁心旷登陟,瘠土见风俗。

诗人在经历了艰辛的登山旅程后,心情变得宽阔。他看到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人们依然过着朴实的生活,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坚韧。

华阳灵迹閟,杖策寻石屋。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华阳山的神秘灵迹的敬畏之情,他拄着拐杖寻找着石屋,探寻着这座大山的奥秘。

这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和对劳动人民的描绘,展现了施闰章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这首诗的韵味和魅力。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