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多多
横跨太平洋我爱人从美国传信来:
“那片麦子死了——连同麦地中央的墓地”
这是一种手法——等于
往一个男人屁股上多踢了一脚
就算盖了邮戳
一共44美分
这景象背后留有一道伏笔
譬如,曼哈顿一家鞋店门口有一幅标语:
“我们来自不同的星球”
或者,一块从费城送往辛辛那提的
三种肤色的生日蛋糕上写的:
“用一个孩子愈合我们之间的距离”
这景象背后再无其他景象
推一的景象是在旧金山:
从屁股兜里摸出
一块古老的东方的猪油肥皂
一个搀扶盲人过街的水手
把它丢进了轰鸣的宇宙。
1988
第三辑(1989-1998)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1986年6月30日》是多多的一首深情而深邃的诗。它描绘了从美国横跨太平洋而来的信件,传达了爱人对于麦田和墓地的哀悼,同时也象征着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的“那片麦子死了——连同麦地中央的墓地”是一个明显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消逝和永恒的哀悼。同时,这也是一种手法,多踢了一个男人的屁股,代表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这种比喻赋予了这一景象更深的含义,就像在男人的屁股上多踢了一脚一样,这种疼痛和伤害是无法言说的。这封信件仅仅花费了44美分,但却传达了深深的哀伤和思念。
在诗的结尾,“一个搀扶盲人过街的水手”,这一形象则暗示了人类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人类的共性和差异。水手的行为似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同情和帮助,但在宏大的宇宙背景下,这样的帮助也变得微不足道,却体现了人性的伟大。而最后的“把它丢进了轰鸣的宇宙”则是这样的感情的一种寄托和期待。
此外,诗人在此诗中也揭示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新方式: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失去,在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距离。尽管这样的距离有时会让我们感到无法逾越,但是人们仍应该坚持希望并寻求彼此的理解与包容。在这个广阔无垠的世界中,我们的每一个举动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我们依然可以在每一次微小的尝试中感受到希望的力量。
翻译现代诗的时候,应尽力保留原诗中的意境和意象,同时也需要尽可能传达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考。因此,这首诗的翻译也需要尽可能保留这些元素,同时也需要传达出诗人的深层思考和情感。
在现代文译文里,“1986年6月30日”依然被译为“那天”,保留了原诗中的时间感;“古老的东方的猪油肥皂”被译为“一块古老的东方肥皂”,保留了古老和东方的文化元素;“从屁股兜里摸出”则被译为“从口袋里掏出来”,更符合现代人的表达方式。这样的翻译方式使得译文更加自然流畅,同时也更能贴近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总的来说,《1986年6月30日》的现代文译文非常成功地保留了原诗的精髓和韵味,同时又能恰到好处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