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云间洞天》宋陈允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允平

《云间洞天》原文

门掩青松间绿槐,一奁图画自天开。

朝霞炼药黄金井,夜月吹笙白玉台。

树老有枝皆薜荔,地闲无处不莓苔。

数声野鹤惊残梦,疑是神仙出洞来。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门掩青松间绿槐,一奁图画自天开。 这首诗开篇就展现出了一幅宋代的世外高人生活画卷。透过掩映的院门,槐树绿阴如盖,宁静安详,屋宇与自然风景交相映照,如同屏风上精心绘制的名画。“青松”“绿槐”,自然环境优雅,传递出陈氏内心清明静好之情,传达出宁静淡泊的人生境界和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感受。

朝霞炼药黄金井,夜月吹笙白玉台。 “朝霞炼药黄金井”描绘出一位仙风道骨的医师在清晨炼药的场景,黄金井边,朝霞映照,炼药声与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如诗如画。“夜月吹笙白玉台”则描绘了月夜下诗人梦见这位医师在白玉台上吹笙的情景,笙声袅袅,飘渺入耳,如梦如幻。这两句诗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通过炼药、吹笙等动作,暗示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树老有枝皆薜荔,地闲无处不莓苔。 “树老有枝皆薜荔”描绘出洞天福地之幽静,“薜荔”常被用于形容女子身姿轻盈,此处用来形容老树,增添了画面生动性。“地闲无处不莓苔”则描绘了洞天福地之洁净,到处是青苔,给人一种清幽之感。这两句诗进一步烘托了陈氏所向往的远离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数声野鹤惊残梦,疑是神仙出洞来。 “数声野鹤惊残梦”以梦醒之后听到野鹤叫声为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眷恋,又给诗歌增添了梦幻般的色彩。结尾一句“疑是神仙出洞来”,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那位医师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神仙般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医师形象不仅具有仙风道骨和道德品质,更是诗人自我理想和人格形象的象征。通过这种形象的描绘和赞美,诗人表现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整首诗的画面优美、节奏舒缓、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审美情趣。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