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允平
汉碣嵯峨几百秋,曲坟遗庙越山头。
潮声侵帐凤屏冷,云气绕台鸾镜愁。
孝节稜稜双桧立,哀魂渺渺一江流。
椒觞载奠灵风起,知我怀亲送远舟。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曹娥庙》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主要描述了曹娥庙的景色和历史,以及诗人对曹娥的敬仰之情。
首句“汉碣嵯峨几百秋,曲坟遗庙越山头。”描绘了曹娥庙前矗立的汉代石碑,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接着,诗人又描述了曹娥庙的场景,庙宇坐落在越山之上,显得庄重而神秘。
“潮声侵帐凤屏冷,云气绕台鸾镜愁。”这两句描绘了潮水的声音和云气的缭绕,给庙宇增添了几分凄清之感。凤屏和鸾镜是古代的象征性意象,分别代表了吉祥和爱情,但在这里,它们却被赋予了愁苦的情感,进一步突显了庙宇的肃穆和神秘。
“孝节稜稜双桧立,哀魂渺渺一江流。”这两句描绘了庙内的景象,象征着孝顺和节操的两棵桧树耸立着,而哀魂则如江水般流淌。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曹娥孝顺和节操的赞美,以及对哀魂的同情。
最后,“椒觞载奠灵风起,知我怀亲送远舟。”描述了诗人向曹娥庙献上椒觞(一种香料酒)时,感受到灵风吹起,想起了自己的亲人,送别远方的航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曹娥的敬仰之情,也透露出一丝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用典自然,描绘形象,感情真挚。诗人在游览曹娥庙时,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生命的哀愁,从而更加敬仰这位古代女性。此诗是一首深具历史文化底蕴的诗歌,表现了诗人的感情和对历史的思考。
译文:
汉代的石碑高耸入云,曹娥庙坐落在越山之上。潮水声侵入庙内,如同凤屏般的冷清;云气缭绕台前,如同鸾镜般愁苦。双桧柏象征着孝顺和节操,如哀魂般逝去;椒觞祭奠之时,灵风吹拂,唤醒了我对亲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