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陈允平
莎草离离碧树闲,只疑曾是子陵滩。
槿花篱落虫声碎,芦叶汀洲雁阵寒。
江上浪平潮正熟,渡头人去月初残。
夜深不管蛟龙睡,独对西风把钓竿。
下面是《过姚秋江钓矶》的现代文译文及赏析:
闲适于莎草丛生的江边,似曾相识这姚秋江的钓矶。槿花低垂,有虫声在耳边细碎;芦叶飘动,有大雁在江面飞过,带来一阵寒意。江上风平浪静,正是垂钓的好时节;渡口人去,月初已残,无人打扰。深夜,秋江沉浸在睡意中,只有我独自面对西风,手持钓竿。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姚秋江边的钓矶,回忆起从前在姚江畔隐居的场景,有感而作。全诗通过描绘钓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首联“莎草离离碧树闲,只疑曾是子陵滩”,描述了经过钓矶的初印象。莎草稀疏,碧树悠闲,这里的景色让人联想到曾经的隐士姚江畔,那一片清幽宁静的景象。“疑”字更是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象与隐居之地相似的一种主观感受,让人体味到诗人此时怀旧的情感。
颔联“槿花篱落虫声碎,芦叶汀洲雁阵寒”,运用了鲜明的意象进一步描绘了钓矶周围的环境。槿花低垂,有虫声在耳边细碎,芦叶飘动,有大雁在江面飞过,带来一阵寒意。这冷暖对比的意象描写,烘托出一种寂静、清冷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颈联“江上浪平潮正熟,渡头人去月初残”,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象。江上风平浪静,正是垂钓的好时节;渡口人去,月初已残,无人打扰。这两句通过对江潮、月影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秋江的静谧之景,同时也暗喻了诗人此时独自一人、无拘无束的心境。
尾联“夜深不管蛟龙睡,独对西风把钓竿”,再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在时光的追忆。“夜深”二字点明时间已是深夜,“蛟龙睡”的意象暗喻了诗人独自一人、无拘无束的心境,“独对西风把钓竿”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钓矶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幽深远,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