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徐玑
湘水几千里,平流少激渊。
数家分市井,列石起峰峦。
岂是昔曾到,独疑画上看。
吟咏身渐老,向此作微官。
湘水
宋 徐玑
湘水几千里,平流少激渊。
数家分市井,列石起峰峦。
岂是昔曾到,独疑画上看。
吟咏身渐老,向此作微官。
译文:
湘江啊,有千里之长,江水坦荡直流,并不见深潭。数户人家分布在市井边,排列的巨石像山峰一样。这是我们未曾到过的,但看眼前的景象,又仿佛在画中游。在这样美的地方吟诗作赋,人会渐渐地衰老,象我这样的老人,只求能在这美好的地方做个微小的官职。
赏析:
徐玑为浙西诗人,他对山水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感情,他爱水,特别对湘江这样美得自然又富有诗意的江水情有独钟。全诗紧紧围绕湘水这一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展开联想和抒写,层次清晰地表达出湘水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诗人一开端就着力刻画湘江的形象。一二句直接描写湘江的特点。“湘水几千里”,极言其辽阔。“平流少激渊”,表现其平缓深沉的特点。以下诗人便由此联想到沿江的景象。诗人伫立江岸,翘首远望,只见眼前“数家分市井”,即稀稀落落的几户人家沿江而建,傍水而居。“列石起峰峦”,可见奇峰兀立、怪石林立。这两句是写景,用平淡的一笔勾画出湘江两岸的特异风光。“岂是昔曾到”是对“数家”的领头一句,说明这里的景象是诗人以前未曾到过的。“独疑画上看”则是夸张地说明这里的美景绝非世间所有,只有画图上才能看到,因为画上的景致才足以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正因为如此,诗人不禁沉醉于眼前的山光水色之中,“吟咏身渐老”说明诗人面对如此秀美的景色,不知不觉在吟诗作文中度过晚年,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喜爱之地的深厚感情。全诗虽然字数不多,但描写细腻、层次丰富、语意婉转、韵味悠长,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