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净名寺》宋徐玑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徐玑

《净名寺》原文

万法先除病,谁能识病多。

因来净名寺,认得老维摩。

海水峰前听,秋山雨后过。

提刑旧题句,韵调复如何。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净名寺,在今浙江长兴县,唐代已名此。此诗首联“万法先除病,谁能识病多”,是说佛教的万般法门都是首先祛病,谁能识得病之多呢?诗人通过此联引出下句“因来净名寺”,领起下文。颔联“因来净名寺,认得老维摩”,意为来到净名寺,方才认识老维摩。这里维摩诘是佛教中的著名人物,以身为病而入道的大乘居士,以病为缘,说佛说法,诗中反其意而用之。颈联“海水峰前听,秋山雨后过”,此联描写环境:海水峰上的禅院前面,任凭秋雨滂沱,山峦峰顶的海水依然蔚蓝。诗人运用“峰前听”、“雨后过”的形象词语描绘出一幅清新秀美的山水画,以这里的环境和景物反衬出山水之中的维摩诘富有幽趣的清修,对比诗人经历复杂的病叶樊毁俎江沈衅景而生发出一些认识人生的思考来,赞美主客相得的宗教智慧生光彩瞻璀之心敬向往的情调便悠然而生。尾联上句用杜甫原在临川时所作题净名寺“一寺残阳里,四山秋雨中”的诗句点明自己当时已和当年的杜甫一样是在一夕风雨后的净名寺了;并活用此诗前两句之韵接以结句,耐人寻味。“提刑旧题句,韵调复如何”,提及前人提刑时曾留有韵调如何的诗句,与维摩诘富有幽趣的清修和净名寺清新的环境构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从诗的构思看是很有特色的。诗的前六句写的是“万法除病”到净名寺所得到的体会和感悟,最后以题咏旧句的方式结句。从内容上看,全诗写的是净名寺的幽趣和清修,赞美了宗教智慧和向往之情。从结构上看,层层推进,环环紧扣,前后照应。从语言上看,清新淡雅而又富有形象感和节奏感。因此这首诗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山水小诗。

至于现代译文如下:

万千法门都首先用来祛病,谁又能知道病多之人的苦楚。因为来到净名寺,才真正认识到老维摩诘的内心世界。海水峰前的禅院前面,任凭秋雨滂沱,山峦峰顶的海水依然蔚蓝如故。在此听听梵音钟声在峰顶回荡,待到初秋季节,秋山雨后更加妩媚.以往提刑时曾经留下美好的题咏,但韵调怎么样呢?早已淡忘忘。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