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泂
长安五月火云堆,客子光阴鬓发催。
谋国已嗟无位及,忧家只怕有书来。
榴花照眼何曾摘,萱草惊心不要开。
焉得儿男备征戌,等闲挈取版图回。
家国
宋 苏泂
长安五月火云堆,客子光阴鬓发催。
谋国已嗟无位及,忧家只怕有书来。
榴花照眼何曾摘,萱草惊心不要开。
安得儿男备征戍,等闲挈取版图回。
译文:
在长安城,五月天空乌云密布,如同火海,客子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岁月不饶人。我为国家出谋划策却可惜没有官位,只能担忧家事,但更怕有家书到来。看到院子里照眼的石榴花却不能摘下,满园的萱草也不能让它安心开放。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为国参军,保家卫国,不然怎么能轻易地夺回失地呢?
赏析:
这首诗以长安五月社会动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事的忧虑。诗的前两句“长安五月火云堆,客子光阴鬓发催。”通过描写长安城五月酷热的环境,烘托出诗人忧国忧家的心情。“谋国已嗟无位及,忧家只怕有书来。”两句,诗人感叹没有为国家出谋划策的位置,只能担忧家事,而更怕有家书到来。这里诗人运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法,将自己的忧国忧家的情感推向高潮。“榴花照眼何曾摘,萱草惊心不要开。”两句诗人看到鲜艳的石榴花也不能摘下,看到萱草也不能让它安心开放。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深切同情。最后两句“安得儿男备征戍,等闲挈取版图回。”诗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为国参军,保家卫国。这里诗人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表达对儿子的期望来体现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深的爱。
这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朴素简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体现了诗人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水准。同时也通过赞美保卫家国的战士们的精神品质和社会责任来警示广大青年要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忘初心,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