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周晋仙》宋苏泂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苏泂

《寄周晋仙》原文

四海周风子,推敲孰似渠。

官应憎骨相,老不上髭须。

醉帽欹花落,吟身信杖扶。

相思不相见,梅树雨鸠呼。

现代文赏析、翻译

宋代诗人苏泂的《寄周晋仙》是一首饱含思念之情的诗。以下是我根据诗的内容和意境,以现代文进行的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苏泂通过描绘周晋仙的形象,表达了他对这位友人的深深思念。首句“四海周风子,推敲孰似渠”,借用了贾岛的名句“推敲”的典故,来表达周晋仙的思考方式和行为风格。在这里,“风子”被用作比喻,寓意周晋仙作为一位具有才情和见识的人。同时,这两句也流露出诗人对周晋仙的敬佩和赞赏。

接下来的“官应憎骨相,老不上髭须”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官职烦重压迫的周晋仙的面貌。或许为生计而发愁,白发依旧不会显现出华发的意象在这简单的语句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形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画卷。但即便是这种情景,髭须未曾有一丝灰白的意味。而与此同时,“老不上髭须”也暗示了周晋仙的乐观和坚韧。

“醉帽欹花落,吟身信杖扶”这两句描绘了周晋仙醉酒后的情景,他醉意朦胧,帽子倾斜,花儿落满地。而他吟诗作赋时,依然需要倚仗拐杖。这不仅描绘出周晋仙的放浪不羁的形象,同时也传达出他的隐居生活的清贫与自足。

“相思不相见,梅树雨鸠呼。”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周晋仙深深的思念,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相见,只能相互在心中默默期盼对方能够生活安好。如同被雨淋湿的雨鸠在梅树上唤鸣,诗意以温婉的情绪告终,尽管有着遗憾与怅惘,但却无处不透露出友情的珍贵和牵挂之深切。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传达出了朋友间那种即使距离再远也无法消减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友人的细致描绘,这首诗更深刻地表现出了友谊的可贵与感人之处。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