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苏泂
暄风吹斋响苍玉,竹石相看便有情。
提胡卢来沽美酒,终日撩人不住声。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此诗,读来似从脱略之中得之,略摹事、略摹景,乃随触而发。如其有甚深的沉酣静味于谈茗谈话之余,再一番山中吟味之外也。“金陵”泛指当时繁华之所在。唐代宋间安史变故后,竹簧于维扬置不少而与食物之贸易有关。所以黄巢之乱平后,曾发生所谓“厨灶烟断”的问题。在竹簧丛深处经营斋居,一板实成之厨室尚在草创中也。且以此兴起炊烟来沽美酒的清事佳人。本无望于人之赏会而每每不得。至于山中采薪樵,野寺沽酒家之类,此金陵杂兴也。
“暄风吹斋响苍玉”,此句中“暄风”,当指暖风,时当春夏之交,风和景明,此正对斋舍之炊烟而言。炊烟本为无色无声之物,乃以“苍玉”状之,则其色也清,其声也脆也。此句中似寓有诗人对竹簧丛深处之幽栖生活的向往之情。“竹石相看便有情”,此句中“竹石”,当指竹簧丛中之竹石。竹石本为无情之物,而曰“有情”,则竹石在诗人眼中亦具有了感情色彩。它似乎对诗人有所爱怜之意。诗人又以“提胡卢”三字来承上启下。“胡卢”,系指一种器具——葫芦形之酒器。“提胡卢”三字则下启“沽美酒”三字。葫芦形器有可容酒者,有不可以容酒者。这里并非实指酒器之大小而言,而是以一种清旷潇洒、雅淡超逸的情趣来表达诗人对竹簧丛生活的向往之情。“沽美酒”三字则以市井生活反衬出山林幽僻之趣,从而形成此诗的结穴处。“美酒”二字承上接“提胡卢”而来,“撩人”二字启下连“便有情”。此处不仅写出了美酒初熟时的声响撩动人心之处,而且也写出了美酒本身的佳美可爱之处。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前两句写山中生活情趣,后两句写市井生活情趣。前后互相映衬,而又各具特色。前两句写山中生活情趣,其特点是以声写静;后两句写市井生活情趣,其特点是以动衬静。前两句写山中无市声之喧扰;后两句写山中惟有此美酒声撩人不住,一收一纵之间顿使全诗境界为之一开。而诗人终日倾听不已之状,则可于声中想见其人于幽栖之乐矣。读此诗当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下,若与之为梅兰泉竹、山肴水清之交也。
译文:
暖风吹动炊烟像是在响苍玉一般动听,竹林石子相伴便有情意绵绵。提着葫芦来买我自酿的美酒,那声音整天在耳边撩拨引人思酒情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