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琴台》宋苏泂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苏泂

《琴台》原文

朱弦牢落更谁闻,青草台高鹤唳云。

尚有茂陵多病后,眼前相对卓文君。

现代文赏析、翻译

琴台

宋 苏泂

朱弦牢落更谁弹,青草台高鹤唳云。

尚有茂陵多病后,眼前相对更无人。

这首七言绝句以琴台为题,写景生情,借景抒情,托物明志,借古台抒发了自己抗金复国理想无法实现的报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朱弦牢落更谁闻,青草台高鹤唳云。”牢落,是指琴弦断绝,无人弹奏,琴台也荒芜杂草丛生。这两句是写景,同时也是抒情。诗人登高远望,台四周已是青草萋萋,高台之巅,白鹤唳天,而故国山河之胜已不复现,亲朋知己,音信断绝,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尚有茂陵多病后,眼前相对更无人。”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这里指长安茂陵人苏轼自己。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贬黄州已五年,诗文传闻中屡有误会或贬抑。故友云散,令人有同百鸟悲鸣、青草泣露之感。“更无人”指昔日同僚,时在者仅苏某一人。从苏辙信中知:“南郑亦难久住,但山林秀气,自须著花其间。属望君户且留待仆营一室来此相近为不可得矣。”而此时诗人确实流落异地,形同独鹤,无人为伴。

“眼前相对更无人”,有人认为此句是写苏、苏泂虽遭贬谪,但能结庐营室于南郑古台近侧,相与唱和,聊以自乐的知己之情。然细品诗意,似指上句“茂陵多病”之后知音难觅之情。“尚有”二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苏泂因母丧而归家奔丧,因此面对琴台与友人营室于此的情景是不能共鸣了。从“眼前”句中似可见二人对面而坐、抚琴吟诗的情景,同时又包含二人天各一方、难通书信的含义。这是巧于取神。尾联堪称点睛之笔,使得诗中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琴”“诗”寓示诗人情怀高尚洁净、生活诗意盎然;“人”和“台”“皆苦尽而哀”,是对同病相怜志士仁人的感慨唱酬与同忧之情的折射,既得语言锤炼之美又具意蕴丰富之深。

诗人触景生情、情寓景中,借昔日高台古琴而歌颂了知音相对、理想高尚纯洁的情怀。虽“眼前无人”,却比满座皆知音更能表现自我志士仁人的情怀。诗借古台抒发了自己抗金复国理想无法实现的报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语言凝练、意蕴丰富、情感真挚。此诗非传统注释所能尽其神韵。读者只有通过吟咏、涵泳或通过阅读苏轼及苏泂其他作品来体会其言外之意吧!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