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毛滂
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不知陶菊总开无,但见杜苔新雨遍。去年醉倒云为簟。未尽百壶惊日短。小云今夜伴牢愁,好在凤凰春未晚。
《玉楼春·观赏后人书法》
壁角青泥蜗壳爬,满庭秋月银光照。陶公菊花都已开放吗?只看到苔藓遍地生新芽。
去年醉卧用云为席,壶中时间仿佛没尽,小云今夜也陪护着我,春色依然 未晚,只可惜愁恨萦绕,让我彻夜难眠。
此词是一首闺情词,也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词人通过银壁、蜗篆、满庭秋月、陶菊、苔藓、醉倒云簟、小云陪伴等物象,以质朴而寄深的笔墨,描绘出一幅饶有情致的画面。它给我们的,是一幅充满生活情趣、充满优美和轻松气氛的宋代士大夫家庭生活图景。
上片起首两句所描绘的是:庭院的墙壁都是泥做的银色(或白色)墙圈,墙壁上盘曲着螺壳状的装饰痕迹;月光透过这些“墙圈”,洒落庭中,使整个庭院一片银白。接着三句是写庭院的秋景:明月普照着整个庭院,尽管是一团白光,但却象充满着水气一样,“秋满院”,当然不是秋天普通庭院的一种简单摹拟。谁有明、陶渊明爱菊成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虽隔着秦岭陶宅的那种浓郁菊花香不此院的一两丛菊花从枝头飘落,一片片地卧在院子里,自然使人产生“开”与“无”的疑问。但“见”字后省去“不开”的原因和结果,是留给读者去补充的。句尾又以苔藓新生暗示了庭院里时间的推移。词人静观庭院,发现墙上蔓藤的花开剥落更证明了四季变迁而青春的痕迹似乎并不觉。“杜苔新雨遍”,这里除了暗示时间的推移以外,“杜苔”一词下片提及古诗人咏苔藓遗事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诗词笔法高妙而独到的一面。“杜苔”,有的古书记载指瓦卜刻制好的童子模样或虫蛇之类。不管这个词的出处何在,“杜苔”作为一个词眼实际上正是此阕景物描写的点睛之笔。通过这七个字词人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图画,表现出一种幽静之中透露出人生已经暗中溜走的警醒情调。下片“去年醉倒云为簟,未尽百壶惊日短”二句则又转到对去年醉酒度日生活的回忆上去了。“云为簟”,用了一个夸张的笔法,把浓睡时躺在软绵绵的白云上面而未觉其不舒服的一种舒适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惊日短”,是用对比手法说明一年过去得很快,尽管醉酒度日尚嫌光阴短促不足,却只能借酒消愁而时间过得真得太快了。词人在现实之中并无多少时间来去自由地流连于美好的生活图画之间。“小云今夜伴牢愁,好在凤凰春未晚”,这最后两句又回到了眼前情况。但是,这两句的意思又不是直陈眼前情况而留下的什么遗憾或叹息,而是对未来抱有希望和信心。
毛滂的这首词作在描绘一幅饶有情致的图画的同时又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词人以他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住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来传达一种微妙的心境。同时这首词又象一幅画一样在画面上涂上一种朦胧的诗意而没有说破其中的许多细节和情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得词作本身充满了想象的余地和诗意的美感。
译文:
墙壁用泥砌成四壁环绕,墙上的花纹像是蜗牛壳盘旋而上。一院子的秋色皎洁的月光洒满院落。不知道陶渊明的菊花是否依然灿烂地开放着,只看见青青的苔藓随着雨水遍地而生。去年醉酒后倒卧云堆当作床,百壶美酒饮不尽感觉白日短又长。小云今夜要陪我一同烦恼惆怅,我依然热爱着那迟迟未晚的凤凰院落和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