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毛滂
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东郊寒色尚徘徊。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原文:《小重山·立春日欲雪》 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东郊寒色尚徘徊。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现代文译文: 冬天的腊月,是谁劝东风早早地来临?人们不知道老天在等待一场雪,这恼人的雪!在东郊,那初春的颜色仍然徘徊不定。一对燕子,飞来飞去,落在枝头。 早晨起来,看到妆台上的梅花更加鲜艳。用金缕编织的春词,轻轻地拂掠着香腮。红罗做的鞋子,要首先去踏青了。春天还未来,花信的风却需要催促着百花开放。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借立春日雪色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城乡风物和民情风俗,充满了春天的希望,是一幅寥寥数笔而神情毕现的宋代风俗画。词中运用拟人手法,将物拟成人,写“东风”在腊月里吹来,还未来得及细细抚慰梅花瓣儿,“天”却给它酝酿出场好一场大雪!围绕这待雪春寒景象,绘燕舞梅开和世俗节令景致等等依次描绘出来。民俗世俗情感在遣词用语中可见风光习俗里淋漓尽致。宜春“金缕字”、草鞋加踏“花信”鼓起报喜等刻画人们对美好季节的期盼神态。整体风格清丽、谐和、欢快。词中虽无“欢欣”二字贯穿,但欢欣感情都贯串于全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