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代人和孟羽》宋毛滂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毛滂

《代人和孟羽》原文

东野多穷辄自鸣,半生云水共将迎。

朝廷织悉收遗老,笔势巉岩压后生。

天上恩袍新草色,道傍诗句古钟声。

出秦壮思磨锋锷,欲破刘郎五字城。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一首七言律诗,主要表达了对孟羽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期待。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东野多穷辄自鸣,半生云水共将迎。”描绘了孟羽的才华横溢,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东野的风格,常常自鸣得意。他半生的生涯如同云水交融,迎接了无数的机遇和挑战。这里的“东野”指的是唐代诗人孟郊,他的诗作多表现穷愁潦倒、凄怆悲凉之情,与孟羽的诗风相似。“辄自鸣”三字生动地描绘出孟羽的自信和才华。

颔联“朝廷织悉收遗老,笔势巉岩压后生。”描绘了孟羽的诗作在朝廷中受到重视,他笔下的文字如同山峰般峻峭,压倒了后辈的诗风。这里“笔势巉岩”形象地描绘出孟羽诗作的力量和气势。“遗老”一词表达了朝廷对老一辈诗人的重视和敬意,这也从侧面表现了朝廷的重视和支持,有助于孟羽的发展。

颈联“天上恩袍新草色,道傍诗句古钟声。”继续赞美孟羽,将他比作受上天恩宠的新绿小草,道旁的诗句像古钟的声音一样激昂而深情。这两句形象地表达出孟羽受到朝廷恩宠、诗歌有深度有感情的形象。

最后一句“出秦壮思磨锋锷,欲破刘郎五字城。”是对孟羽未来的期待和祝福,表达了他渴望在诗艺上继续提升,犹如磨砺出的宝剑,希望冲破诗坛上的固有规范。“出秦”喻指自己的创作生涯,“刘郎五字城”典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戏赠看花殷内史》一诗中的“只有刘郎能下泪,何曾宰相解怜花”,喻指诗坛上的某些成见和束缚。这两句表达了毛滂对孟羽未来发展的期待和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孟羽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期待,表达了毛滂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自由创作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毛滂对朝廷的敬重和对老一辈诗人的敬仰,展示了他的高尚品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