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毛滂
醉乡冉冉梦游閒,一夜凉风唤未还。
可是应门无稚子,双凫仙去定谁攀。
以下是根据原文所作的赏析:
常山孙令曾来拜访我,此时我尚未起床。他在我壁间题诗后离去,我对此感到惋惜,于是写了一首绝句寄给他。这首诗的背景是我在醉乡中漫游,仿佛在梦中游历一个闲适的世界。这里的“醉乡”指的是酒醉后的状态,表达了我当时慵懒、沉醉的状态。
“醉乡冉冉梦游閒”,这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醉乡比作冉冉升起的云雾,形象地描绘出我沉醉在梦中的感觉。“梦游閒”则进一步表达了我在梦境中闲适、无拘无束的状态。
“一夜凉风唤未还”描绘了题壁时的情境,描绘出一夜凉风吹过,而我却还未归家,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而“唤未还”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风儿试图挽留孙令,但却未能如愿的情景。
最后两句“可是应门无稚子,双凫仙去定谁攀”,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孙令离去的惋惜之情。这里以“应门无稚子”来比喻孙令离去后家中空无一人,形象生动。“双凫仙去定谁攀”则借用了“双凫一雁赴湘累”的典故,表达了对孙令离去的不舍和期待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梦境、凉风、应门无人等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自身慵懒、沉醉的状态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现代文译文:
我在醉乡中如梦游般闲适,一夜凉风吹过仍未归家。或许是因为家中无儿童看门,你题壁而去后谁还能攀登那飞凫仙去呢?请代为问候问候常山孙令,期待我们下次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