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毛滂
白玉阑边自凝伫。满枝头、彩云雕雾。甚芳菲、绣得成团,砌合出、韶华好处。
暖风前、一笑盈盈,吐檀心、向谁分付。莫与他、西子精神,不枉了、东君雨露。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漫步在万花丛中,似乎看到千娇百媚的女子在花丛中轻盈地舞蹈,这就是牡丹花。古人曾有诗赞叹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而毛滂的这首词,则把牡丹比作一位婀娜多姿的美人,把它的花团锦簇比作美人的笑靥,把它的香气比作美人的体香。
“白玉阑边自凝伫。满枝头、彩云雕雾。”开篇两句就描绘出了一幅牡丹花盛开的美丽画面。“白玉阑边”交代了地点,“自凝伫”则化身为人,含情而独立。而“满枝头、彩云雕雾”则把人的视线引向了满枝头的牡丹花,其色彩之丰富,仿佛是云雾雕琢的彩云。而它们聚合在一起,便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真是花中有花,花中有诗,令人目不暇接。
“甚芳菲、绣得成团,砌合出、韶华好处。”这两句借用典故来比喻牡丹花的美。“绣成团”用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的话来形容牡丹的盛开:“花之盛开,如簇绣裁锦,烂然成章。……其千叶者尤异,光彩摇曳,烂如云锦。”而“砌合出”则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花瓣重叠的特点。这两句描绘了牡丹花盛开的繁盛和美丽。
“暖风前、一笑盈盈,吐檀心、向谁分付。”词句中的“一笑盈盈”表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生动,“吐檀心、向谁分付”则表现了牡丹花的独立和自信。暖风中的牡丹花似乎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美丽和魅力,充满了自信和独特的个性。
最后,“莫与他、西子精神,不枉了、东君雨露。”这里以西子和东风这两个经典的文学形象比喻自然界的雨露和季节之精灵,传达了生命的平等性和自由奔放的理念。“莫与他”带有反问的意思,体现了生命应该有选择的权利。在此诗中,牡丹不仅仅是一朵花的形象,更是诗人自我形象的象征。它独立、自信、美丽、生动,不受任何束缚和限制。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和生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它不仅仅是一首赞美牡丹花的诗篇,更是毛滂自我形象的写照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