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晁公溯
出郭花相引,寻荒草欲迷。
绿低怜独卧,红缺见莺啼。
溪石皆堪坐,山醪亦偶携。
淹留送落日,直过石城西。
原文:《出郭》 出郭花相引,寻荒草欲迷。 绿低怜独卧,红缺看莺啼。 溪石皆堪坐,山醪亦复携。 淹留送落日,直过石城西。
现代文译文:
出城漫步,春花簇拥着一路跟随, 我追寻荒草渐欲迷失了回家的路。 看到低矮的绿叶怜爱着自己独自在家, 看到花蕊残缺便听到黄莺的鸣叫。 溪边石头都可以坐下来, 山里的米酒也值得一携。 在此停留送走了夕阳,一直延伸至石城西边。
晁公溯的一生沉醉于山水之间,诗中的“出郭”便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这首诗描绘了他出城漫步,欣赏春花,探寻荒草,听莺啼声,直至夕阳西下,仍流连忘返的情景。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出郭花相引,寻荒草欲迷”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出城的情景,春花簇拥着一路跟随,荒草迷人,尽显春色。花、草、光影和声效等元素的使用都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而“怜”、“看”、“皆”、“亦复”等词语更是描绘了诗人的动作和心情,增强了读者的想象空间。“绿低怜独卧,红缺看莺啼。”这句话直接展示了诗人如何借观察花草树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溪石”、“山醪”也是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淹留送落日,直过石城西。”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夕阳西下的留恋,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眷恋。而“淹留”一词则表明了诗人的痴迷之情,体现出他与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满足。这句诗以夕阳为背景,展现出诗人的形象,使得整首诗更具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晁公溯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满足,也展示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寻找乐趣和寄托情感的方式。诗人通过优美的文字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他的世界,感受他的情感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