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巴江》宋晁公溯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晁公溯

《巴江》原文

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

山色不改碧,蓼花无数红。

木叶感湘浦,莼羹忆江东。

艰难志当壮,吾未怨途穷。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巴江》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一首描绘巴江暮秋的诗。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巴江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巴江暮秋末”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季节和地点。暮秋时节的巴江,显示出一种宁静而又悲凉的氛围。

“霜降千林空”一句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霜降象征着秋天的结束,寒意逼人,使得林叶凋零,一片肃杀之景。

“山色不改碧,蓼花无数红”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但对山色蓼花并没有产生影响,暗喻着人虽处于困境,但志气仍坚。

“木叶感湘浦,莼羹忆江东”这两句则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木叶感湘浦”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而“莼羹忆江东”则引出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故乡美好事物的回忆。这种情感的转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

“艰难志当壮,吾未怨途穷”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积极态度。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他仍然坚定信念,不怨天尤人,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全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坚定信念,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巴江暮秋的景色,同时通过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信念,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现代文译文如下:

巴江暮秋时,霜降千林如画卷般空灵。山色依旧翠绿,蓼花却在秋风中红遍江岸。落叶触动湘浦之情,莼羹唤起对江东的思念。在这艰难时刻,我当怀抱壮志,不怨命运多舛。这便是诗人晁公溯在巴江暮秋中所传达的情感与信念。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