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白玉蟾
苍然东阿松,上有乌鹊枝。
双双噪西风,而背夕阳归。
双飞复双止,长与苍松期。
饥啄鼎(左口中邕左隹)啭巅,渴饮闽水湄。
莫苦飞太远,咫尺成相思。
白玉蟾先生的作品——《双鹊》,寄托了对人生的独到理解和对岁月静好生活的向往。现以此诗做一首现代文的赏析,谈谈个人的感受。
诗中,白玉蟾先生用浓重的笔触描绘了两只乌鹊在暮色中的归途,显得尤其动人。“苍然东阿松,上有乌鹊枝。”这幅画布上最先出现的,便是耸立的大树,古朴苍劲,它上面便是乌鹊的归处。“双双噪西风,而背夕阳归。”乌鹊是喜欢群居的动物,常相伴在枝头。此时夕阳西下,一对乌鹊由南向北飞回。“双飞复双止”,这两句把乌鹊的活泼描绘的栩栩如生。
“长与苍松期”,诗人把乌鹊与松树拟人化,表现出乌鹊对环境的适应和松树的从容不迫。他们相依相伴,和谐共处。而“饥啄鼎(左口中邕左隹)啭巅,渴饮闽水湄”,这两句把乌鹊的生活描绘的生动有趣。它们饿了就在大鼎边啄食,边吃边叫,满足后又唱着歌儿去闽江边饮水。
“莫苦飞太远,咫尺成相思。”诗人在此处借物喻人,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珍惜当下,把握现在。不要为了追求虚无飘渺的远方而放弃眼前的美好。
总的来说,《双鹊》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让我们明白珍惜眼前的重要性。这就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至于诗的译文,我想尽量保留原诗的意境和美感,同时也让现代人能够理解。以下是我尝试的译文:
在东阿之东的大松树,上有双鹊栖息。 他们双双在秋风中聒噪,向北归去。 一前一后,不断交替着飞翔, 他们在期待与宁静的苍松相伴。 饥饿了他们在鼎边细声啾啾,在巅枝啄食; 渴了它们在闽江水畔悠闲地鸣叫、喝水。 双鹊们啊请不要过于辛劳, 咫尺的距离却成了深深的思念。 这就是我对《双鹊》的译文,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