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白玉蟾
人其禄仕为齑盐,溪壑民财饱未厌。
不识隐之心与口,酌泉依旧只清廉。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酌贪泉因吊吴隐之 其一
宋 白玉蟾
人其禄仕为齑盐,溪壑民财饱未厌。 不识隐之心与口,酌泉依旧只清廉。
古人赴任之初,必先到贪泉所在的五羊城凭吊吴隐之,藉以敲警,并以之为节操自我砥砺。贪泉出自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晋时吴时于广州作镇,其镇在海边,去处六十余里。去泉岯七里之遥。城在山下。临湖势危,与泉水相近。人有言‘饮此水者,廉,故为名’。处所正险峻,百姓或有居不安者。有一廉官独迁其处。吴主为刻石制碑以奖其事。未久有吴隐之饮此泉者,遂为刺史,后人乃立祠焉。”诗中“人其禄仕为齑盐”的“人”,即指吴隐之。“齑(jī)盐”二字意谓调味之物,即言其以清廉为职守。“溪壑民财饱未厌”是说吴隐之赴任前并无贪欲,但并不意味着他赴任后便会守住清廉的底线。因为人生多欲,控制欲望绝非易事。
“不识隐之心与口”一句中,“不识”二字有责备之意,言吴隐之不能保持廉洁之心与口。只有做到廉洁自律,才能不被欲望驱使而身陷其中。这里的“酌泉依旧只清廉”,可理解为以“清廉”为“酌泉”的标准,暗含警醒之意。
这首诗在形式上与一般的五言绝句有所不同,它在字数上多出四个字,但结构更为紧凑,意思更为丰满。从吴隐之的廉洁自律的角度出发,这首诗不仅是对他的一种赞扬和敬仰,更是对现代社会中保持廉洁、公正和诚信的一种呼唤和警醒。
现代文译文:
当官的俸禄和调味品一样稀少, 溪壑般的民财他满足吗? 不知他内心和口中是否廉洁? 饮酒贪泉依旧保持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