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白玉蟾
霜清木脱嫩寒森,惊见孤英吐竹林。
不负雪期如有信,偶先春事本无心。
月横瘦影池塘浅,风递微香院落深。
莫问调羹并止渴,枝枝且惬醉来簪。
在万木凋零的季节里,在森然的嫩寒中,他惊讶地发现了一片梅林。在这洁白的冬日里,梅花如同竹林一般盛开,绽放出美丽的光彩。这是白玉蟾的《赋梅奉呈陈太博》中的景象,展现了他对梅花的独特赞美。
首联“霜清木脱嫩寒森”,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霜冻清冷,树木凋零,但嫩绿的梅树却在这寒森中显得格外突出。诗人通过“惊见”一词,表达了对梅花的意外发现和惊喜之情。
颔联“不负雪期如有信,偶先春事本无心”,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如期而开的品质。它虽然无意抢先,却能在春事未发之时,独自绽放,给人带来春天的希望。
颈联“月横瘦影池塘浅,风递微香院落深”,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形象和气质。月光下的梅树,瘦影横斜,在浅浅的池塘中显得格外清秀;微风中,梅花的香气微微传来,弥漫在深深的庭院里。这两句诗将梅花的美和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莫问调羹并止渴,枝枝且惬醉来簪”,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和喜爱。无论它能否用来做羹汤或解渴(这里指的是梅子的食用价值),只要看到它,就会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仿佛可以用来簪在头发上作装饰一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梅花的美和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梅花的魅力和生命力。同时,诗人在诗歌中也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感人。
现在,让我们试着将这首诗译成现代文:
在寒冷的季节里,万物凋零,但梅树却依旧翠绿,独自盛开。它在雪地里显得格外美丽,就像一片竹林在寒森中挺立。梅花不畏严寒,如期而开,给人带来了春天的希望。
月光下的梅树,瘦影横斜,倒映在池塘中;微风吹过,梅花的香气弥漫在深深的庭院里。不要去想它能做出美味的羹汤或者解渴的作用,仅仅看到它就能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仿佛可以把它当做头饰一样簪在头发上作装饰。
这就是白玉蟾的《赋梅奉呈陈太博》所展现出的美丽和生命力。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和气质,也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让人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