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白玉蟾
公本籛仙后,缘何出自闽。
东山为别久,西浙得书频。
投老欣添岁,归闲剩得春。
满朝俱叹誉,八秩向精神。
见说临终日,鞭霆谒上真。
不能躬桂酹,千里一沾巾。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为您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白玉蟾的这首诗是对他老朋友、八十岁的吏部员外郎彭觉非将要去世时写的挽诗。在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诗人在自己这位好朋友生命的尾声与他再次见面时心中的哀伤与痛惜。
诗的一开始,诗人就表达了他对彭觉非的仙人之才的敬仰,并询问为何他出生在福建。这表达了诗人对彭觉非非凡之才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彭觉非与众不同的出身和经历。
“东山为别久,西浙得书频。”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彭觉非的深厚友情。他们自从在东山分别以来已经很久了,但是每次在浙江得到彭觉非的书信时,都感到非常高兴。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关怀,也表明他们之间的联系紧密。
“投老欣添岁,归闲剩得春。”这两句描绘了彭觉非退休后的生活。诗人欣喜地看到自己又增添了一岁,而彭觉非归隐之后,生活中又多了一份悠闲和春天的美好。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安享晚年生活的欣慰。
“满朝俱叹誉,八秩向精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年纪虽大但精神矍铄的赞叹。全朝上下都对彭觉非的才德表示赞叹,他已经八秩高龄但仍精神矍铄。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仰之情。
在诗的结尾,“见说临终日,鞭霆谒上真。”这两句描绘了彭觉非临终前的情景。据说他在临终前,已经准备好向仙人进言。然而,由于不能亲自为他敬献酒菜,诗人只能千里之外地为他哀悼。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彭觉非一生的回顾和对他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希望这个回答您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