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三首其一》宋白玉蟾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白玉蟾

《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三首其一》原文

花红柳绿菩提相,燕语莺啼般若宗。

更去补陀山上觅,云涛烟浪捲天风。

现代文赏析、翻译

《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三首其一》现代文赏析:

漫步于满园春色之中,桃花如火般灿烂,杨柳依依,万条嫩绿。绿叶之下,蔷薇散发出芳香的气息。那是万物生长、万物和谐的状态,连带着鸟儿也在天空中尽情飞舞。人生不就这样么,踏足着绿色森林中慢慢往前。只需有几把筷子端个帽子放着手中便可嬉笑欢谈尽情的闹一回了,而后纵然百感交集但也算做个念想留在人间啊。这一份纯粹自然的风味好像无处不在而又极其容易被淡忘和遗忘啊!因为每一朵花的艳丽总有一天会渐渐黯淡、枯萎,每一片绿叶也会凋零飘落。然而,在这花红柳绿的菩提相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燕语莺啼般若宗,这是白玉蟾对燕语莺啼的描绘,也表达了他对般若宗的独特理解。燕语莺啼,本是自然之景,却在此处赋予了更深的意义。燕语,象征着智慧和交流;莺啼,则代表着觉悟和启示。在白玉蟾看来,这些元素都与般若宗有着密切的关联。燕语莺啼,既是一种生活的写照,也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阐释。

云涛烟浪卷天风,这四字描绘了补陀山上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无拘无束的向往。云涛烟浪,象征着变幻莫测、无边无际的大自然;卷天风,则代表着自由、无拘无束的风。在白玉蟾看来,只有像云涛烟浪一样自由自在,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

现代文译文:

醉后所作观音像赞,并为此书写下赞语。三首之中每一首的氛围各不相同。春日的柳绿花红带来了清静超然的心情。一边感受春风和鸣雀欢声一片的笑声佛光闪烁的心光一点点升起。这就是观音菩萨的智慧之光普照大地。在补陀山上寻找着答案,云涛烟浪卷起天风,这便是观音菩萨的慈悲之心无处不在。

春日里花红柳绿的美景让人心生宁静,仿佛置身于一个和谐的世界中。鸟儿欢快地歌唱着,与柳树、桃花共同演绎着生命的乐章。在这里,万物生长、万物共生,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种纯粹自然的风味让人心生向往,仿佛能够留住这一刻的美好。

燕语莺啼的场景让人想起智慧和觉悟的启示。燕语象征着交流和智慧,莺啼则代表着觉悟和启示。在这里,白玉蟾将这两种元素与般若宗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他对般若宗的独特理解。在补陀山上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不断思考着人生的真谛和智慧的来源。

最后,云涛烟浪卷起天风则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风采。云涛烟浪变幻莫测、无边无际,代表着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卷起天风则表达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之心无处不在。在白玉蟾看来,只有像云涛烟浪一样自由自在,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这首赞语充满了对生命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让人感受到了白玉蟾内心的情感和智慧。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