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董嗣杲
占取韶光二月时,妒红深溅谩成蹊。
暗销春恨含烟薄,靓落晨妆受雨低。
忆树自伤前度种,见花谁想去年题。
武陵源上风光异,引得渔翁过此溪。
桃花
董嗣杲
占取韶光二月时,妒红深浅乱成蹊。
暗销春恨含烟薄,静落晨妆洗雨低。
忆种空伤前度种,见花谁复记当时。
武陵源上风光异,引得渔翁过此溪。
译文:
桃花占尽了二月的春光,花色娇艳惹人喜爱,以致小路被人们踩得乱纷纷的。桃花在烟雾中凋落,似乎在默默地消磨恨意,淡淡的烟雾中,桃花显得更加娇柔妩媚。早晨刚洗净的妆容,又被沾落的桃花压低。回忆起以前种桃花的地方,如今已令人伤感;看到满树盛开的桃花,谁还会想起曾经题写的诗句?而武陵源的风光也已经变得不同了,倒是招来了很多捕鱼的人来此溪。
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使静物变得富有了生命情感。桃花鲜艳夺目的色彩,“占尽春光”的光环,“妒红溅绿”的自赏,还有羞怯迎人的“成蹊”,作者均逼真地描绘出它的风神情致。“忆树”几句更是荡漾诗韵,想象浪漫,眼中所见的桃花已升为南宋乡土的标志了。“空”“谁”结句带着作者故实而无物的感慨情怀与理想色调。“过此溪”,“引得渔翁”,显然超然世外,这正是作者此时出世思想的流露。
诗人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借物抒怀,巧用拟人手法把桃花写得如见真人,全篇借桃花的俏丽多姿反衬自己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诗人一生穷愁潦倒,不免沾花伤情。细品全诗情调悲婉,意境哀艳。这也正说明了诗人是个风流薄命、才情过人但又非常敏感多思、善于自叹自怜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