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董嗣杲
远径溪流水自圆,光风霁月渺无边。
窗前生意休除草,堂上清风独爱莲。
万古共知归有极,一尘不染见先天。
未知涵味其中者,谁是元翁得正传。
题目:宋代诗人董嗣杲《题濂溪书院》
山水间的书院静谧幽深,沿着溪流的方向漫步,一路上碧波荡漾,好似自然在其中修成圆形,使得身心舒畅。满月之光轻轻洒下,宛如雨后风华绝代,此景犹如净化心灵的妙音。
打开书院的窗子,各种生命的复苏都留存在那儿,尽头的生意随风而来,有草自除尽所有的艰难,门庭洒满了风韵之息,只见君子爱莲而倾倒。万千时光都认可有一种最终的归宿,那一尘不染是古代传人中所望的初始净土。
像这充满深厚智慧的天地人生里的一切万物一样,多少人品尝领悟这美好的意象却很少有人明白他的启示呢?未见到更进一步的神奇景观吗?但愿每一个人能超越疑惑参悟元翁传道的要旨,是否终究不离纯净纯美天性的来源?
诗人笔下的《题濂溪书院》富含深刻的哲理与生动的艺术想象。全诗围绕着濂溪书院所处的山水自然景象展开描述,既有清新淡雅的山水风光的展现,又寄寓了对自然世界的美好体验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书院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崇尚自然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对纯洁心灵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现代译文:
在远离喧嚣的溪水旁,书院静静地坐落着。清风吹过水面,波光粼粼,仿佛月亮的光华洒落下来。雨后的月色无边无际,一切都在它的柔光中得到了洗礼。窗前的绿色充满了生机,除了新生的草木之外,堂上还有独自欣赏荷花的君子。自古以来,我们都明白,万物都有自己的归宿。心如止水,才能看清事情的本来面貌。然而在这浓厚的智慧之中,多少人领悟其中的深意呢?真正的滋味往往难以言传。但愿每一个人都能超越疑惑,领悟其中的真谛。
总的来说,《题濂溪书院》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思考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书院所处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自然世界的美好体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对纯洁心灵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