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龙井》宋董嗣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董嗣杲

《龙井》原文

腥攒石缝瀑花多,还有龙神蛰此窠。

通海浅深山不语,随潮长落水无波。

谩传方士遗丹在,不奈潜鳞吐雾何。

时雨愆期无验处,几番雷火爇松柯。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宋代诗人董嗣杲的《龙井》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龙井,在杭州西湖西面,是一处著名的风景点。此诗写龙井,却以拟人化的手法,设想龙井深潭中有龙神蛰居,把瀑布的花多腥浓,想象成龙神生活的环境,富于情趣。三四句描绘山泉动态,泉之起落随潮而异,深潭通海,潮涨潮落,泉亦随起伏,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最后两句诗人把笔锋一转,设想泉神虽然潜居深潭,但未曾忘记下界苍生。此时正盼着及时雨来救济万民。无奈泉神纵有通天的本领,却也无奈于潜居的鳞虫阻挠。这里所说的“时雨愆期”大约指的是民间大灾疫吧。所以四句不是随口而出的大话。四句之所以为人爱赏,就在于它是知古知情,联想往事、抱负的思想所结撰的精彩短章。

五、六句说的是气象的反常有时是由泉瀑派生而来,“莫恨潜鳞冶性毒”警告受压抑的人们不要埋怨泉神,要像诗人一样去寻求真理,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诗的构思新颖,语言自然流畅,想象丰富,笔调轻灵,用拟人手法把山水描写得神情宛然,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译文:

腥味萦绕在石缝之间瀑布旁的花朵特别多,还有龙神在这里居住着。

深潭通向大海,潮水的深浅变化不语,随着潮水的涨落水面上没有一丝波纹。

空谈方士遗留下来的丹在潭底,却无奈于潜居水底的鱼儿吐出的雾气阻挡了去路。

时雨愆期百姓期盼的地方没有应验,几次雷火焚烧过的松树却重新发芽焕发生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