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李勉之摄广济尉》宋董嗣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董嗣杲

《李勉之摄广济尉》原文

我滞湓城每自怜,相逢相倚杖头钱。

盍簪愁想年穷夜,览镜羞称壮士年。

萱草满阶堪寿母,梅花绕屋可名仙。

近家何往非安地,又买槃塘对岸船。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董嗣杲的《李勉之摄广济尉》一诗,用平淡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情谊和安居乐业的景象。此诗描述的是作者滞留湓城时的生活状况和情感状态,同时也展现了友人李勉之任职广济尉时当地的生活环境。

首联“我滞湓城每自怜,相逢相倚杖头钱。” 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在湓城滞留的无奈与自怜,但与朋友相逢时的喜悦让他暂时忘却了困境,倚杖欢笑。这是作者自嘲又感慨的生活态度,但也是诗人真实情感的真实流露。

颔联“盍簪愁想年穷夜,览镜羞称壮士年。”这里的“盍簪”是指朋友欢聚,“年穷夜”暗指时局的艰难,对于众人的聚会诗人却充满愁绪,想的是社会局势的严峻;而照镜自照的“羞称壮士年”,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年华流逝感到焦虑,对自己的壮志未酬感到羞愧。这一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颈联“萱草满阶堪寿母,梅花绕屋可名仙。”这里的“萱草”在中国文化中是代表了长寿的植物,“梅花”则是高洁的象征。这两句诗表达了友人家中环境优美,有让人心安的萱草、让人敬仰的梅花,是个可以安享天年、修养心性的人间仙境。这种生活的写照体现了董嗣杲对友人家中安乐祥和生活的赞赏。

尾联“近家何往非安地,又买盘塘对岸船。”最后一联描述的是诗人家乡或附近的地方都是安居乐业的乐土,买下的盘塘对岸船则象征着诗人的漂泊不定,也暗示着他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通过对友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这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让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价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