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董嗣杲
少年嗜吟如嗜蜜,诸公奇之有奇质。
学荒志旷不自量,躐登将坛多所嫉。
薄游六朝废兴处,远慨疆场分离日。
江草江花幻缜密,下字如缚禅家律。
吁嗟旧存无二三,侧近所取不偿失。
因知嫉者岂轻易,敛尽浮华能就实。
趣入空玄须正传,趣得于心暗如漆。
搜剔造化鬼神凭,天孙云锦可织出。
客寄多时转萧瑟,趁取风寒写旷逸。
九江五峰金翠湿,风月悉归三寸笔。
少年时的董嗣杲,如痴如迷的嗜好就是作诗吟词,觉得嗜蜜般美妙,得到了别人的格外赏识,少年得意,又有几位有才华的“前辈”极力赞赏。他却自我膨胀过度,用力的追求“文坛”,被同侪妒忌,总想剥夺他的荣誉和机会。他在访查六朝时期的废墟上浏览了一番,远远望去疆场上有无数的英雄、亡魂洒泪而去。江边的花草像迷魂阵一般难以描绘,文章下字如被绑缚,不灵活自如。哎!旧稿一件也没有保存下来,只有最近所作还差强人意。由此可见嫉妒他的人岂是容易的呢?只有把浮华的言辞收敛起来,做到充实、实在才能获得真正的学问。学习应踏实、虚心才能得真知,造化是深不可测的,只要把心里的所感所悟写出来就行了。作品写得十分奇特,鬼斧神工,似乎天孙织出的云锦被遗落人间似的。诗人长期漂泊孤苦无依,转徙江湖萧瑟凄凉,趁着这寒风冷月下把他所感的一切写出来吧。九江五峰山水绮丽如金饰翠裹,一切风月都是他生花妙笔下的事物。
译文:
少年时诗如蜜糖一般令人贪恋着迷,各路文豪纷纷夸赞有奇特的气质。然而在诗海中失足便跌入迷津不能自拔,如此高傲自负却遭到同行的嫉妒和排挤。我曾到过六朝古都游览过它的兴衰遗址,遥望边疆战场上的英雄们洒泪而别。江边的花草树木如同幻觉中的幻影般难以描绘,下字如被束缚无法灵动自如。可叹啊!那些旧时的诗稿一件也没有保存下来,而近作虽然数量不多却也聊胜于无。由此可知嫉妒别人并非易如反掌之事,那些文人雅士如果能够收敛起浮华的言辞、追求充实、实在也就不难获得真知了。做学问务必要虚心并真正下功夫琢磨寻味才行得通万丈高山也不露一点踪迹是何等神秘之事罢了造化赠予人间宝物众生所需的一切也随之生出来形成植物赋予茂盛的自然之意它们使得生活在人类要采用落笔之际仔细冷静的处理古人杰作时常强调谦恭认真对待自己手中的笔墨方能写出好的作品来。漂泊在外的生活已经使诗人变得多愁善感了,他觉得应该趁着这寒风冷月下把他所感的一切写出来。九江五峰山上的金翠之色被清冷的月光照着显得格外美丽动人,风月均归于诗人的三寸之笔随意点缀而已。
这不仅是作者对自己青年时代致力于诗学无法回返的深切感慨的真实流露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壮志难酬在潦倒流落天涯之时的自我排遣精神在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然景色之中、文学艺术上放笔倾诉感情能够如此实为罕见由此可知少年时期的诗友是否文章学名家影响终生为巨大所以说追慕典雅端庄成己之所爱确是一件大好事由于没有广泛的求新去异才是失之粗俗并不足以值得人赏识在发扬文学的明天走偏了道路更是一件罪过更是错误的开端以上所述只是从董嗣杲《删旧稿感赋》诗中反映出来的个人经历和思想倾向而论及到其他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