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六一泉》宋董嗣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董嗣杲

《六一泉》原文

离别孤山十八年,重来忍见讲堂泉。

当时同出师门下,今日多伤井屋前。

取重欧公名有自,肯教勤老迹空传。

此铭此意留千古,凿石为庵不可眠。

现代文赏析、翻译

六一泉

离别孤山十八年,重来忍见讲堂泉。

当时同出师门下,今日多伤井屋前。

取重欧公名有自,肯教勤老迹空传。

此铭此意留千古,凿石为庵不可眠。

诗人在十八年前离开孤山,一别就是十八年,再次来到这里,看到的是这荒凉的景象。当年一起出师门下同游的同学们,现在大多已经辞世。天下熙熙,红尘滚滚,谁还会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居住这么久?尽管时光流逝,但是精神永远不朽,我们心中的热情,你们的恩情会一直留在我的心底。六一泉的碑铭我永远铭刻在心,但是我更希望能有一个六一泉的纪念亭,好让我有更多的时候可以回到这里。

在离别时他想象中的新世界

他会把这个有着纪念亭的亭子起名为什么呢?如果要用水泊命名,它或许可以被命名为“白荡湖纪念亭”,那是他和几位挚友久别重逢的地点;或者干脆叫做“再聚亭”,而在这个亭子的一侧将会摆放着他用青铜铭刻下的“六一泉”铭文。

在宋代诗人董嗣杲的眼中,“六一泉”不仅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寄托了他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精神不朽的追求。他希望后人能够记住他的故事,记住他们的友谊,记住六一泉的铭文。他希望这个亭子能够成为他心中的一个寄托,让他能够常常回到这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董嗣杲以自己的深情厚谊和对精神的追求,为六一泉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这个印记也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他们心中对那个时代、那个人、那段友谊的永恒回忆。

赏析完毕,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