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何梦桂
几度思亲不见亲,连江万里见南云。
归来云逐江潮去,却负江头土作坟。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是何梦桂送林子敬回闽地葬母的诗。林子敬,名某,生平不详。“几度思亲”一联,叙别前思亲。“几度”可见忆念之殷,“不见亲”则呼应题目,明说送别之前,作者多次企盼亲人归来,却只见南云蔽天,一片阴霾,不见亲人身影。江云“万里”,也暗示归途遥远,行期漫漫。前两句以倒装句式出之,是古诗常见之变体。另外,在音调上由于“几度”与“不见”均读上声,形成上扬的语调,也有助于抒发诗人的离情。
颈联写送别情景。林子敬孤舟扬帆,辞别作者,顺江而去。这时江面清风徐来,白波万顷。“归云”照应上句“南云”;清风吹送云行,所以说“归云逐江潮去”;下一“逐”字,“顺”字下得着力。正因为是“顺”而潮去,“逆”而潮回。到闽去国十五个月,负之以归的“江头土”(当作闽头土),也成为一生的安顿归宿。“江头土作坟”,是送别诗常见的典辞,如初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云:“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君今弃我去,何日慰重逢?毋使白发人,再唱白头翁!”又宋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云:“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因此,看似太平的诗境里也有激荡的风云之气。这一句须与前面四句联系起来理解。由于亲没隔绝而望其归来心切之故。由于路途奔波、险阻而望其归计得成之故。这两句是即景语也是情语,“归云”似象征归心之切,“江头土”则象征着归计之成。
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思亲几度”、“云逐江潮”是写景;“归来负土”、“作坟土山”则是抒情。最后一句“毋使白发人,再唱白头翁!”寄寓了诗人对友人前途坎坷的忧虑和规箴之意。
以上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