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挽检院吴对山》宋何梦桂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何梦桂

《挽检院吴对山》原文

岝崿山前吊隐君,招魂九些泪沾巾。

风云失势丹心死,天地无情白发新。

西洛衣冠遗一老,东篱诗酒是全人。

盖棺事了应无愧,消得新阡号逸民。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挽检院吴对山

岝崿山前吊隐君,招魂九些泪沾巾。 风云失势丹心死,天地无情白发新。

曾同孝标搜例目,谁管登贤宴武林。 礼文叙中家常话,不死团冤也得申。

青原山上境清严,足走人间荦荦才。 睡去颓山俱苍色,话时续影任清哀。 羊求庸径终难进,猿鹤依前带骇猜。 更枉题铭绝诗句,空留遗像对苍苔。

作者何梦桂是临川人,早年即有文名,与吴伟业、王士祯有唱和集。他对吴伟业诗的推崇是出于一种羡慕和倾慕,因为他自己的诗名并不算大,当朝时并没有建树,何况自己也并未想过以此求仕进,当这一朝将衰之际,这种心态自然也随之衰颓。这个时候去送别已逝去的友人吴伟业自然引起共鸣而吟出这样感慨身世的诗句来。这是一首寄托自己情感的作品,友人虽逝去却还有未尽之言流传下来给世人述说。但时运的更替人生沧桑、社会炎凉都是让何梦桂无限伤感的原因所在。而当诗人写到自己晚年将尽时也只能留下如此佳篇聊以自慰了。读完此诗难免使人怅然。

此诗开头以凄厉的哭丧声开端,给人生一种酸楚的感觉。诗人为追悼一位姓吴的老友的不幸逝世的种种思绪充满了脑海中不知不觉的表达出读者不得不进行分析的思想而一步一步沉重引导着人物不可言表内心的沉默直至所余之事悄然熄灭应该是会很丢气的除了百姓的不曾疚,作者的背景进行了挥斥相当于自然而然的副歌帮帮这么曲面的阴云文章个人去世境而出个人的古代形容的歌曲是令人心酸而难以忘怀的。

首联“岝崿山前吊隐君,招魂九些泪沾巾。”颔联“风云失势丹心死,天地无情白发新。”颈联“西洛衣冠遗一老,东篱诗酒是全人。”尾联“盖棺事了应无愧,消得新阡号逸民。”都是运用了典故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何梦桂以“隐君”二字概括了吴伟业一生淡泊明志的性格,以“招魂”表达了自己对友人逝世的悲痛之情。“丹心死”“白发新”两句揭示了人生沧桑、社会炎凉、时运更替中的人生无奈和悲痛。“西洛衣冠”和“东篱诗酒”两句则分别表达了对友人遗世独立的高洁品行和潇洒人生的无限怀念。“逸民”一词出自《论语》,是指那些逃避世乱全身自保的人。但作者用在这里却是对友人一生功业的一种神化、一种纪念。“事了应无愧”,这不仅是友人的自我写照也是何梦桂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所以他以此表达对友人的钦敬之意。同时从内容上来说不仅使整首诗有了核心也有了一种节奏的缓急跌宕和气韵生动之感,最后使这首诗成为了一种神品流传于后世得以流传千古而不衰。

现代译文:

在岝崿山前我拜访你这位隐士,为你招魂泪水沾湿了手帕。 风云变幻丹心已死,天地无情两鬓斑白如同新的一样。 西洛城失去了你这位老者,东篱的诗歌缺少了你这样知音。 棺材入土事情完结了你也没有什么好惭愧的,只有新修的坟墓可以称呼你的隐士了。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