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何梦桂
远公招不到渊明,莲社千年迹已陈。
莫道先生曾傲己,如今更傲世间人。
现代文译文:
何梦桂的《题川无竭寄傲窗二首 其一》描绘了川无竭傲世寄傲窗的情景。川无竭是诗人何梦桂的朋友,他的窗户设在了尘世之外,却招不到渊明的来。虽然他与渊明一同参与莲社的遗迹早已不在,但是不可说何先生是傲视自己的,如今的傲世是世人对他的误解。他表现出来的潇洒态度是对尘世的嘲弄,是他追求清静心境的一种体现。
诗人通过对“傲”的阐释,展现了超然物外,笑对人生的哲学观。从这可以看到一个不同于世人,内心恬静,洒脱不羁的诗人形象。何梦桂是在寻求内心的清净和人生的真谛,表现出他对现实的不屑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歌赏析:
首句“远公招不到渊明”借用典故,以慧远招呼不到陶渊明为喻,暗示川无竭也难以邀请到何梦桂这位诗人朋友。这里并非实指何梦桂无法邀请到渊明,而是表达了诗人对渊明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尘世的厌倦之意。
次句“莲社千年迹已陈”则是借用晋时陶渊明作莲花社的典故,感慨岁月如流,时代变迁,象征诗人所追求的清净境界已成为过去。这也表现出诗人不屑于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后两句“莫道先生曾傲己,如今更傲世间人”则是表达诗人对自己的自傲和对尘世的嘲笑。诗人在此描绘了一种傲世态度,不屑于世俗的眼光,不屈从于世人的评价。这种态度并非出于对世俗的反抗,而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心灵的呵护。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清净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嘲笑,展现了诗人洒脱不羁、超然物外的个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哲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