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何梦桂
山人日卧岭云长,扣户诗书枉纪纲。
多病半生双白鬓,相思一日九回肠。
人情取舍成刍狗,世事兴亡化石羊。
明日相逢且拚醉,转头三万六千场。
下面是按照要求写的一篇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诗题是《和抱瓮冯提学二首其一》。所谓“和”是奉和、依韵和人之意,意味着须步他人原诗之韵并循原诗之意创作。作者为何梦桂,事功不详。这首奉和抱瓮冯提学诗歌的首句即表明了他的生活状况:“山人日卧岭云长”。一位隐居在山岭云雾中的人,他的日子过得像陶渊明似的纯朴而又闲暇,时隐时现的云雾常常缭绕在他心际,挥之不去。接下去写到“扣户诗书枉纪纲。”即使大门深锁的书斋前,“亦多来学慕明经”这是一层外实中虚的错综句式。通常诗词都称为纪言、纪行或赋物等由“事”——“物”来表现“情”。
而这里却说“书”也“枉纪纲”,也就是说他并没有用笔墨把他的日理万机或苦思焦虑的心情表现出来,这便又虚了一层意思。第二句则直接写出了他的思想感情:“多病半生双白鬓,相思一日九回肠。”“双白鬓”这一个后文似乎脱落叙述焦灼别离别忘了故人和弃世去的语句“恨不得逢医半生长。”“多病”、“迟回”,“双白鬓”,“九回肠”。用了精刻明艳错落多姿的四言成词的结构手法扩写如概述郑思远他的态度实际上多少是一分为三:日卧、多病、相思、不得见。
这又是何等沉郁顿挫!第三句则写出了他对于人情世事的看法:“人情取舍成刍狗。”这又与前两句相承:他以“多病”、“迟回”而自伤无补时艰,又以“相思一日九回肠”而叹万事不理,如犬豕在践踏之后,成了一堆枯草,无复价值。他看到了人间世事翻云覆雨的冷酷无情。末二句则是他要抛弃尘世一切而弃之不顾了:“明日相逢且拚醉,转头三万六千场。”何梦桂已有引颈长叹之心境跃出这意思是大节已经讲明了一切随之消失的一杯酒可以尽了去此全不在介意自己还要闯出新的路子!这是一种很鲜明的富有感情力量的独白诗正是以此内实外虚造成强大的冲击力量让人体会而心有余悸!这一份憾恨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人生道路,决不会在枯淡的生活中埋没自己而宁为奇想天开在或壮烈或惊险的人生舞台上献身,走一遭来过此人间一遭也!
今译为:梦中人整日卧于山岭云雾间,闲适的书卷成诗的笔谈纪纲。我这一生半世饱受病患纠缠,我俩相思相望如同九曲肠断。世间百态人情取舍枉如犬豕刍狗,宇宙万象荣枯兴衰只能如石头一样徒有美观。
纵使真能与老友明日重逢,我也只管开怀痛饮任他个一醉方休。回首那风尘碌碌的往事,也不过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眨眼之间已历经三万六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