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过
莫笑林宗折角巾,雨师坚壁助愁城。
菰蒲乍冷横烟淡,鸥路惊秋立水轻。
山势欲穷犹有路,溪流似断又闻声。
好怀聊拟携筇去,政惬农夫荷笠耕。
雨作妨登山
作者:无名
莫笑林宗折角巾,雨师坚壁助愁城。
菰蒲乍冷横烟淡,鸥路惊秋立水轻。
山势欲穷犹有路,溪流似断又闻声。
携筇一任归路远,谁云乐事在山行。
诗人在雨中登山,自然萌发一种凄迷幽远的感情。诗的前四句,就着重写山中雨景。“莫笑”二字,表现出诗人对雨中登山这一举动充满了热爱自然、鄙视尘世喧嚣的情怀。“雨师坚壁助愁城”,用典贴切,传达出诗人雨中登山,仿佛雨师也在助情的意味。“菰蒲乍冷横烟淡”句,诗人运用了烟雨朦胧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迷蒙凄清的意境。“山势欲穷犹有路”和“溪流似断又闻声”,则写出了虽山穷水尽却仍能听到溪声,给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诗的最后两句写诗人打算拄着竹杖一直走下去,流露出对山间生活的喜爱。整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译文:
不要笑庞居士虔诚地裹巾上山,恰恰是满天阴雨增添愁绪重重压城。
初觉菰蒲叶冷浸淡烟雾难挨无奈,惊恐秋天的鸥鸟在溪路水上轻松自如。
仰望峰顶我欲穷极目穷还有隐约山路,俯察曲曲折折溪流似乎断绝又隐约水声。
带着喜悦兴致我想提筇拐杖探胜而去,那时田野农夫正披着雨具耕作不停。
注释:此诗作者另有陆游、赵师秀等。陆游诗中“雨作妨登山”句下自注:“予素好事,苦雨不能出,与老农同忧。虽云妨登山,亦不妨幽居也。”(见《入蜀记》)这首诗可视为作者退隐茅檐、躬耕陇亩之前的一个片段描写。樵夫渔村是退避山林的过客生涯;置下仆马才是全身避害的幽居生活。在这首诗中,“幽居”可说是仅仅浮现在诗人心中的一种愿望。“拟携筇”两句表达了愿望未能立即实现而流露出的失望情绪;而“政惬”句则写出了“农夫荷笠耕”于这蒙蒙细雨中的悠闲自得之情。“政”字一出,便把诗人那种对“山行”生活的艳羡之情写得摇曳多姿了。 现代文译文如上。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