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过
桃李多芳妍,开落如春风。吒身终自天,花不百日红。残月望朝日,各自相西东。为君整仪容。照水不照镜。为君进甘旨,君视肉有堇。悲歌欲感君,声若君不闻。金玉徒结君,君看若浮云。父母长叹息,谓儿好容德。脂泽固不妍,珠翠亦无色。娉婷艳阳春,自丑不自惜。君心河汉流,为雨不复收。妾心东流水,赴海终不止。
《古意蒿上为徐子宜侍郎赋》是宋代诗人刘过的诗作。此诗用象征手法,借自然景物寓人,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追求。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桃李多芳妍,开落如春风。吒身终自天,花不百日红。”描绘出盛开的桃花、李花在春风吹拂中相继辞榭的图景,诗意活跃而有骨。下句不从别离时说起,而说自身不会久驻春光,顺笔点明流光易逝。一年只有一度的“百日红”不是在这里暗暗对比吗?《浮生六记·闲情记下》中芸娘曾说:“若持赠侍者,或恐佛眼观之,又别有一解释耳。”可见刘过对自身离别之事早有预感,而并非一时之念。
颔联“残月望朝日,各自相西东。”写别后各自东西,旧历月初又见残月望日,转瞬又见离别后自己由西往东去。然而此处造语正婉转。“残月望朝日”,如此一往情深就耐人寻味了。古人认为,太阳落山之后,月亮从东方升起。由此可衍生为起灭无恒,不可琢磨,命运在无意中拨弄等许多意义。“朝日”这里泛指第二天天色亮得很早,“残月”因一个残字使我们不由得想到失意之夜也所含期盼之意,“各自西东”,多么痛苦的自解呀。王之涣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想象中也足见作者此时的孤单了。句末“照水不照镜。”极佳的衬字使得诗句和感情互相贴切。她多想对镜而照呀!因为此情此景使得她的内心也是极凄苦的,因为不愿意再去面对和回想那凄凉之景况,所以才选择了低头不语。
颈联“为君进甘旨,君视肉有堇。”是说为侍郎准备饮食以慰其心,然而侍郎对美味的佳肴却视而不见。“肉有堇”三字,说明其内心已无佳肴之味了。古代肉食主要是祭祀与待宾。这样的食不下咽恰恰体现出自己对“旧识”重逢所作出的热情慰藉并未给自己带来些许欣喜。《战国策》说:成挚要张仪曰:“这儿为之御、百妇之家和之。而使独有病,愿先生之勖之也!”说的是邹忌为自己所排挤而请张仪为重归相国位子而努力之事。“堇”这里用作动词吃苦的意思。“君视肉有堇”,此处隐喻其对当权者亲近已非当初初衷了。这是极重要的一转。也是此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成功之处。正因为有所感,所以自己亲自烹调给对方吃;正因为有所不为,所以对对方对自己亲手做的饭菜也视而不见;正因为对对方感情不渝,所以自己甘愿进奉甘旨却感不到肉味香美;正因为对自己遭遇的痛苦有所思,所以面对别人的宴请也只能以退却的方式表明心迹。而刘过也借此句说明他一直关注侍郎的前途与命运,“进”是动中以此慰己之意也包含其中。刘过本想劝侍郎去激流勇退的意思即以此作铺垫。
尾联“悲歌欲感君,声若君不闻。”于是旧事如烟,“君视肉有堇”可见旧事亦非可为。“金玉徒结君,君看若浮云。”即“感君香雨至独请看”。这样前述全篇笼罩着无法挽回的哀痛之情。《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好歌善悲。是其唱者之哀心疾音也,而独法为悲哉!”如此,本句的慨叹当更深一层了。对自己亲手造成的悲歌的效果并不抱希望;若用美人香草一味来掩饰自己的污秽可悲之情就不会令人信服。“君王听之新且愧”。谓劝告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浅露显豁为是也!所谓攻心计之类在此难施有效!深言欲辨无言处;“一壶浊酒”。思往事如同翻阅画册又流露出更深的悲凉。尽管使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对方的痛苦仍嫌不足。“父母长叹息”是为儿者的失望罢了!世间之情虽美也凄其呀!自己早已意识到这了。下面直接抒发感慨,“脂泽固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