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武元衡
圣历囗勤政,瑶图庆运长。
寿宫开此地,仙驾缈何乡。
风断清笳调,云愁绿旆扬。
上升知不恨,弘济任城王。
唐诗之引人入胜,美在自然中寓含深意,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武元衡《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其二》诗便是这样的一首佳作。今从所举可见其德宗李适勤政爱民,福泽绵长,而诗人以高古之笔,抒发对这位一代皇帝的哀悼之情。
首句“圣历囗勤政”,诗人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德宗一生中最为人称颂的一段历史。“圣历”指神都反正,德宗为唐王朝中兴之主。“勤政”则表明德宗一生夙兴夜寐,为国事操劳,诗人用词精到,以“囗”代笔,省略了德宗诸多勤政画面,而使人想象其宵衣旰食之状。
“瑶图庆运长”则是对德宗治下国家兴盛的赞颂。此句中“瑶图”象征帝王基业,“庆运”则是对德宗统治下天下太平的歌颂,故此句意为:因着圣上的勤政爱民,国家获得了长久不断的幸福命运。一个“长”字,写出了江山永固,政运绵长的韵味。诗人在赞美之中寄托了无限深情。
三、四句“寿宫开此地,仙驾缈何乡”,是作者想象中的自由挥洒空间,诗人没有按照习惯去写德宗的陵墓(墓地是无关重要的)及以后事变无常等种种常人所写之事,而是避其俗套,抒写自己的幻想之情。“寿宫”是墓地,“开此地”说明此处山川形胜是适宜建陵的好地方。诗人在此处的想象是:仙驾已去,不知飘泊何方。这实际上是在写自己宦游四海、不测得失的感慨。
五、六句“风断清笳调,云愁绿旆扬”是全诗中最显诗人性情之地。悲咽的“清笳调”与“云愁”的“绿旆”从视觉和听觉上同时刺激着诗人的感官,悲音触物,云色草色皆带愁恨,凄切的气氛笼罩全诗。这一联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渲染了悲痛的场面。
最后两句“上升知不恨,弘济任城王”,诗人借着对前代英雄的赞美,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理想。“上升”意即成仙登天,这是古代文人常有的幻想,而诗人认为像任城王那样有经世济民之才的人为天下所用,应该感到满足和欣慰。这实际上是诗人借古人来自诩,抒发自己仍愿为匡济天下而有所作为的理想。
此诗用典贴切而意蕴丰富,情感深沉而跌宕起伏,体现了武元衡高古朴厚的诗风。
译文:神都反正德宗居功至伟他勤政爱民造福百姓陵墓此地开建仙驾飘泊何处难测诗人想象着在那清凉的笳声中仙驾已去任城王成仙登天不会感到遗憾因为他济世安民的宏大理想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