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曾丰
东都有人持汉斧,南国无人系周圄。
未从刀锯宥者三,先即桁杨听之五。
五三异念同一仁,圣贤典故公日新。
心从仁上勘得道,笔与民间点为春。
百未试一刑几厝,忘其劳绩况恩数。
天语疑由公出然,公心默与天通故。
持平已遂留何须,责难未了归可图。
课效九章三章外,游心千古万古初。
剖斗折衡还未可,非绵蕞莫矫丛脞。
结绳之外画冠馀,作古幸无嫌自我。
这首诗是曾丰对友人陈日华的赞赏。他以“考古”二字贯穿全诗,赞美陈日华尽心研究儒家经典,注重道德伦理,追求社会公正。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用典,表达了作者对陈日华在广东宪任中坚持古道、维护公平的期待。他比喻陈日华像手持汉代斧子的东都之人一样,勇于纠正时弊,又暗喻广东地区应有人像周代狱吏那样秉公执法。 2. 颔联“未从刀锯宥者三,先即桁杨听之五”表明陈日化学术上的严谨态度,对待学术问题坚持真理,不畏权贵,即使面临严厉的刑罚也无所畏惧。 3. 颈联“五三异念同一仁”表达了儒家仁爱的思想,赞扬陈日化在维护社会公正、纠正时弊的过程中,始终坚守仁爱之道。这一联中的“公日新”、“民间点为春”形象地表达了陈日化将仁爱之心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让百姓生活充满希望的情景。 4. 尾联“课效九章三章外,游心千古万古初”则是对陈日化学术成就和追求的赞扬。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更在精神追求上达到了千古万古的初源,即追求古道、维护公正的初心始终未改。
整首诗以“考古”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陈日华的赞赏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宋代士人坚守古道、追求公正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