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江一望永思陵》宋曾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曾丰

《江一望永思陵》原文

臣生差晚十余年,八彩尧眉仅一瞻。

凤出未能前附翼,龙归不及上攀髯。

山头铸鼎炉长冷,湖上号弓泪满沾。

漠漠谷林无认处,城阳烟与草相黏。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创作的赏析,希望您能够喜欢:

《江一望永思陵》是宋代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关于怀念已故皇帝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永思陵的遥望,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已故皇帝的追思之情。

首联“臣生差晚十余年,八彩尧眉仅一瞻。”诗人表达了自己因生得较晚而未能亲眼目睹皇帝生前事迹的遗憾,只能通过瞻仰永思陵来寄托哀思。“八彩尧眉”是形容皇帝的荣光,这里用以怀念逝去的皇帝。

颔联“凤出未能前附翼,龙归不及上攀髯。”用典,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事的遗憾。此处借翼、髯等物象表达了对已故皇帝的崇敬与怀念,也暗含了自己未能有所贡献的遗憾。

颈联“山头铸鼎炉长冷,湖上号弓泪满沾。”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已故皇帝的追思之情。“铸鼎”象征着帝王的功业,“号弓”则表达了追思之情。这一联中,诗人描绘了陵墓前凄清冷落的景象,与前文的荣光形成对比,更显哀思。

尾联“漠漠谷林无认处,城阳烟与草相黏。”最后两句描绘了陵墓周围荒芜凄凉的景象,与前文的繁华盛景形成对比,更显哀思。“城阳”是永思陵所在地的代称,“烟与草相黏”则描绘了陵墓周围草木丛生的荒芜景象。

全诗以遥望陵墓起兴,表达了诗人对已故皇帝的深深怀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令人感动。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一窥古代帝王去世后的场景和他们的历史地位。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有的意象和情感,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请参考:

我出生得晚了十多年,没能亲眼目睹皇帝的荣光,只能遥望永思陵寄托哀思。我如同凤凰未能提前辅佐圣明之君,如同龙归天后未能攀附其髯须。陵墓前的铸鼎炉火长冷,湖上的号弓之声泪湿衣襟。陵墓周围的谷林漠漠荒芜,城阳的烟云与野草相互缠绕。这一切都让我追思不已,感慨万千。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