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龟山之孙杨子顺肇庆一见相投随至德庆谋馆寓》宋曾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曾丰

《龟山之孙杨子顺肇庆一见相投随至德庆谋馆寓》原文

谁续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转至伊川。

只今洛派从头数,之子龟山第二传。

他道已融归正道,后正犹办入先天。

十年二广参皆遍,不以支离易混全。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曾丰的这首七律《龟山之孙杨子顺肇庆一见相投随至德庆谋馆寓》体现了他擅长咏史的诗风,但每一首都各有特点。题中的“归正”、“先天”,说明诗人为教人之作,“兼蓄者一广之居已陈”、“乍推行客徐见真”。这些都是取其中之一的古贤品格与之归宁晚归萧声之余律显征一特征是寻找循例伦辈作一种隐逸式的满足。

首联以宋代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为渊源祖庭,叙述诗中人的历史观点,从儒家正统的角度肯定了“伊川”程颐一派在道统上的地位。诗人在首联就奠定了诗的主旋律,并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和充满希望的心境展现出来。颔联直接描写其追随者的传道轨迹。“洛派”是宋代对理学各派的一个总称,洛派是以程颐为首的理学派别,所以此句也隐含着作者对程氏一派的崇敬之情。从曾丰所记其子顺所说的“已融归正道”和“后正犹办入先天”来看,其子在传播理学的过程中,是强调其与佛、道教义的异同的,而把儒家的“仁”学理解为人生哲学的核心内容,并且是倾向于道学的。曾丰在此处不言“伊川”而及程门高弟杨时(龟山),又表明了其子嗣的师承关系。杨时是程门高弟,又是南渡后洛学传人的重要人物之一,在理学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颈联写诗人家世渊源和传播理学之功。“先天”、“后天”是宋代理学家们经常使用的一个哲学概念,这里是指事物发展的过程。这一联的意思是:现在可以追溯到洛派传人杨时这一源头了,而他所传授的理学之道已经融合贯通了儒、佛、道三家学说,已经可以称为儒学正统了。诗人对此深信不疑,因此他才说“不以支离易混全”。支离,指儒家学说纷歧的支离之见;混全,指天理之全。

尾联写诗人游宦十年,理学传播遍及两广各地,但是自己并未因为四处奔波而感到厌倦。“二广”即两广地区,这里泛指南方。“参皆遍”指参访各地名师都已遍及。“支离”在此并非指散乱或纷歧的意思,而是指为道教的杂念所迷惑、所动摇。“易混全”在此是指对佛、道的学说不予赞同,认为是“支离”的而予以剔除,对儒家天理之全(即理学的全部内容)则是欣然接受的。在这一点上,“易混全”即以全易支离之意。

全诗通篇围绕其子嗣传播理学的事迹铺陈开来,并始终贯穿着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儒家的正统思想。诗中“归正”、“先天”、“后天”、“支离”、“混全”等词都充满了理学的色彩。在诗人看来,自己的儿子继承了周敦颐、程颐一脉的理学正统,并且已经融合贯通了儒、佛、道三家学说,这已经是一种超越前人的成就了。因此诗人对此深感自豪和满意。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