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水牯庵二首其一》宋曾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曾丰

《题水牯庵二首其一》原文

三十余年不踏泥,其如犹有角如蹄。

何当纪渻重驯养,四十日间如木鸡。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赏析曾丰的《题水牯庵二首其一》:

水牯庵,名字充满了一种平和、清净的气息,或许这是诗人借此来表达自己对一种自然、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此诗通过描述诗人对自己“三十余年不踏泥”的水牯牛的深深惋惜,进一步抒发了自己渴望改变生活现状,寻求平和与宁静的心声。

首句“三十余年不踏泥”,诗人表达了他对自己这种特殊牛的惋惜之情。这头水牯已经习惯了人工环境的洁净与秩序,害怕进泥地的“三十余年”,自然是拒绝深踩土地,“不踏泥”,这不只是一种轻狂、缺乏灵性之物对自己难以满足对外界万物的生命共鸣的表现,而且表现出人生命中向往新鲜事物的兴趣会很快失去的情况,大好机会过于滋养放任造成此类境界岂不值得怜惜叹息?

次句“其如犹有角如蹄”,以对比的手法,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头牛的惋惜之情。虽然它有角,有蹄,看似健康有力,但它的生活却缺乏真正的活力。诗人在此借牛喻人,表达了对人生生命状态的不满和失望。

第三句“何当纪渻重驯养”,诗人开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重新驯养。纪渻是古代养斗鸡的人,以善训鸡著称。诗人希望通过重新驯养,让这头牛变得更为驯服,更加适应外界环境。

最后两句“四十日间如木鸡”,诗人描绘了重新驯养后的场景,“四十日”是一个时间节点,代表着诗人对改变生活状态的坚定决心。经过四十天的重新驯养,这头牛将会变得如同木鸡一样,不再轻易行动,而是更加沉稳、内敛。这不仅是对这头牛的期待,也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期待——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加沉稳、内敛,不再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深深不满,以及对改变生活状态的坚定决心。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一头特殊牛,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在诗人的眼中,这头牛不仅仅是一头牛,更是他自己的象征,是他对生活不满和追求改变的体现。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动容。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