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谭贺州勉赋水仙花四绝》宋曾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曾丰

《谭贺州勉赋水仙花四绝》原文

高固难为太素容,卑还恶紫又羞红。

柔黄软白交相混,色一归于正与中。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赏析,供您参考

题目:《谭贺州勉赋水仙花四绝》

素净的花容无法纳入太素之境, 低下卑微的色彩厌恶紫色与羞涩红。 柔软的黄白相交融浑然天成, 一种颜色只回归到了纯正和中。

这是宋代诗人曾丰以独特笔触所描绘的水仙花。他的视角与众不同,不仅仅停留在外在形态的描绘上,更是在追求内在的气质和精神的展现。在他的眼中,水仙花既不是繁华似锦的花中贵族,也不是争奇斗艳的群芳之秀,它只是一朵追求纯正和中,无求于外在色彩的平凡花朵。

曾丰用“高固难为太素容”来描绘水仙花的姿态,既高傲又谦逊,不愿被拘束在太过素净的境地。这种描绘赋予了水仙花一种高雅的气质,如同山川间的一颗明珠,独树一帜。这样的姿态赋予了它诗人的赞叹之情,更是展现了一种卓尔不群的审美境界。

同时,他又描绘水仙花“卑还恶紫又羞红”,体现出其自知之明,了解自身的特点和价值,并不以和世俗同流合污为满足。这里的“恶紫”和“羞红”暗含了对谄媚与轻浮的批评和谴责。作者欣赏的水仙花有骨气有姿态,就应该是那个单纯的模样。不掺杂念、不含欺诈,这样才能是真真实实自我个性的流露。

诗人的赞扬同时也显示了对自然界多样化的敬重和理解,在他眼中,“柔黄软白交相混”才是水仙花的本色。那“色一”归之于“正与中”,也是诗人对“质朴胜雕饰”这种美学观念的推崇和倡导。他用诗歌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万物自有其生长发展的规律,人为地强加干涉或刻意雕琢只会破坏这份自然之美。

综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曾丰对于水仙花深刻的情感和独到的审美观点。他认为自然之物的纯正和中,就应该是它的样子。这也是曾丰倡导的朴素美学的一种体现,是诗人对于社会上过分追求浮华风气的批判和对真实自然之美的推崇。此诗正是曾丰用诗笔抒发的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社会之美的理想追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