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王炎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
士欲齐得霄,胸次要涵蓄。
我晚颇闻道,宁有慧无福。
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
阅事如阅棋,已过安用覆。
回光照诸妄,稍稍淡无欲。
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
更以诗留贫,此语颇惊俗。
细看苜蓿盘,岂减槟榔斛。
见金不见人,渠辈非吾族。
君独臭味同,吾固知之熟。
平生求益友,今日并墙屋。
不肯兄事钱,宁以君呼竹。
力学追古人,经史费抄读。
我方病少瘳,拥衲肤有粟。
百念渐灰冷,有牛不须牧。
君如汗血驹,堕地必驰逐。
甘为走踆踆,耻作雌粥粥。
有玉未尝献,岂忧终刖足。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王炎用前韵回答黄一翁的诗。黄一翁赞扬了他的俭朴生活和追求道德修养的态度,而王炎则表达了自己的处世之道和待人接物的理念。
首联黄一翁通过赞赏王炎的生活俭朴,就像“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道出了他身处权贵而不失节操的风骨。“豆羹”,是中国古代一种廉价的普通食物;“藜藿”指野菜。此句显然赞扬了王炎的简朴生活。“鼎食”和“粱肉”则象征着富贵奢华的生活。然而,王炎并未被这种生活所诱惑,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道义。
接下来的一组诗句表达了王炎的胸怀要涵蓄道义,对世间万物都要有包容之心。“我晚颇闻道,宁有慧无福。”他晚年开始追求道义,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他认为世间的物质都是过眼云烟,而道德才是真正的宝贵。
“阅事如阅棋,已过安用覆。”他看淡了世事,认为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无须过多的回忆和计较。“回光照诸妄,稍稍淡无欲。”他的内心越来越清明,对物质的欲望也逐渐淡薄。
“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这里表达了他与黄一翁共同追求道德、玄妙之道的愿望。“更以诗留贫,此语颇惊俗。”他用诗歌表达了对黄一翁的敬意,这也引起了世人的惊讶。
“细看苜蓿盘,岂减槟榔斛。”这里他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即使生活简朴,但道德修养同样可以让人感到满足。“见金不见人,渠辈非吾族。”他鄙视那些只看重物质利益的人,而追求道德的人才是他的同类。“君独臭味同,吾固知之熟。”这里表达了他对黄一翁的敬重和认同。
最后,他鼓励自己要像“汗血驹”一样努力追求道德,而不是像“雌粥粥”那样懒散无为。“有玉未尝献,岂忧终刖足。”即使没有得到别人的赏识,他也相信自己会坚守道德,最终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王炎的俭朴生活和道德修养的理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人的看法和对自己的鼓励。这些理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