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吴澄
回环湖水带溪湾,彷佛瀛洲海岛间。
地上云烟接天界,壶中日月照人寰。
百年竹木青春在,一院香风白昼閒。
只怕名缰牵引出,双成怅望几时还。
原诗吴澄《道山作》译文赏析
青山围绕的溪湾中,湖水弯弯曲曲地向远方流去,它好像从瀛洲的海岛上流淌出来。天上的云烟直通地上的世界,仙人居住的仙境照人世间。 溪岸边的竹林,经历了一百年的风吹雨打还屹立着,走进去却香风拂面,倍感闲静。我这凡人已享受了几十年的美景了,无奈心中也有那种拴在名利之心,将飞往修仙求道,也是担忧惧怕了,我怕从此地将走出去呀,爱侣嫦娥看见我也会发出多少思君怅惘之情的。
诗的前两句是写景,写的是诗人隐居地的环境。这里“回环湖水带溪湾”,环境幽静,景色优美。这里“地上云烟接天界,壶中日月照人寰”,境界清高而缥缈。“地上”与“壶中”对比,突出仙境的奇妙与迷人。“接天界”与“照人寰”中一“接”一“照”两相对照,既有仙境可望而不可及的意味,又有作者对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自己的心迹,虽然身处人世,但仙境的理想一直是他的追求。
后两句是抒情。“百年竹木青春在”,岁月无情,人却有情。百年的竹木在人的眼中永远是青春焕发的。这里突出人的感觉和感受,说明这里的竹木确实令人喜爱。“一院香风白昼閒”,一院香风说明环境优美,白昼閒说明环境清静,这是作者对环境的感受和评价。“闲”字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闲散、无奈和对名利之心束缚的无奈之情。“只怕名缰引得出”,以担心“出”来表明自己决不是贪恋尘世,而是自己的一颗心难以摆脱名利的羁绊。“双成怅望几时还”,这里化用典故:传说嫦娥与韩帝丙的女儿是朋友,她们偷偷偷食了灵药并各自奔向月亮(这里所说的韩帝丙我未找原著所依无从考),辛原也没有变成神仙直达瑶台的天路已穷般遥,“只怕神仙拥有翅双飞似人也犹迟,“而”且当时大道上人才济济可是大道就在眼前,“路”似有似无。“双成”表明自己向往的是神仙生活。“怅望几时还”道出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而又无法达到的怅惘之情。
全诗通过对隐居环境的描绘和对名利的认识,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切自然流露,读后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