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春晓雨》宋真山民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真山民

《春晓雨》原文

破晓檐花未放乾,披衣和梦倚阑干。

酿成苔晕地犹湿,老尽莺声风正寒。

无客醉敲金镫响,有人睡怯翠衾单。

牡丹一夜成消瘦,下却珠帘不忍看。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晨光初现的时刻,宋代的真山民就坐在了他的阑干边。他尚未欣赏够檐下的花朵,它们在晨露中含苞待放,带着未干的露水。他披着薄薄的梦,醒来时,仍然带着些许朦胧。他倚着阑干,回味着梦中的情境,同时也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他看到,地上的苔藓因为昨夜的雨而湿润,春天的风虽然带着初春的微寒,但莺声却依然响起。这种动静相宜的景象,似乎是春天的一首诗。此刻,真山民的酒意上头,他轻敲金镫醉敲酒杯,他的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他又有些担心。因为有人还在睡梦中,他怕这清冷的春风会惊扰她的美梦。而此时的他,看着庭前那一株瘦牡丹,似乎在为自己的生命承受过这一夜春雨而感伤。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忍心拉起珠帘去看她。这种深深的忧虑和怜悯,显示出了真山民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细腻。

总的来说,《春晓雨》是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悯,以及对生活的深沉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激。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

现代译文:

清晨的雨滴还在檐下嘀嗒,花苞却还未干就迎来了晨光。披上衣服,梦还未醒就倚在阑干上。苔藓晕染了湿润的土地,黄莺的歌声在风中显得凄冷。独自饮酒,金镫轻敲发出清脆的响声,睡意袭来,翠衾显得单薄。一夜春雨后牡丹消瘦,放下珠帘不忍去看。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