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韩琦
寒食西蓝赏素英,白毫光里乱云腾。
庄严金地三千界,颜色瑶台十二层。
后土琼花渐我寡,唐昌玉蕊岂吾朋。
雪香预约为亭号,修创终逢好事僧。
在现代视角看韩琦《同赏梨花》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在这繁花似锦的时节,宋代的文人雅士们更是赏花游春。在这群文人之首,我们看到了韩琦,他在春天的梨园中独享宁静,同赏梨花之美。
首联“寒食西蓝赏素英,白毫光里乱云腾。”便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梨园画卷。寒食时节,诗人漫步在梨园之中,欣赏着素雅的花朵,白毫般的花瓣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如同云海般翻腾。颔联“庄严金地三千界,颜色瑶台十二层。”更进一步描绘了梨花的美丽和庄重,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洁白的花海所覆盖,如同瑶台十二层般的美丽。
接着诗人感慨“后土琼花渐我寡,唐昌玉蕊岂吾朋。”后土的琼花已经越来越稀少,而唐昌玉蕊也不是自己的朋友。这里诗人借花自况,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后诗人也宽慰自己,“雪香预约为亭号,修创终逢好事僧。”雪香的约定是为了在梨花之地修建亭子,最后总能遇到那些喜欢做好事的人。
“寡”并非汉语词典中表达诗人无所作为或思想上的孤单感之词,它描绘了一种珍惜、留恋、孤独、怅惘等复杂的情感状态。同时,“雪香”是诗人的想象之物,他期待与雪香一样的知己来共同欣赏梨花之美。这种期待和留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体来看,《同赏梨花》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韩琦个人情感和人生观的表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韩琦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他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元素在诗歌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使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