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赋闻角》宋黄庶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黄庶

《赋闻角》原文

树老枝半死,碑断壁底眠。古屋颜色改,有佛独岿然。苍首上雨足,坏臂蔓草缠。野老每再拜,往往报丰年。孔祠照四方,制度雘妍。朝夕过其下,孰肯为恭虔。土木兹仅分,吾民信益坚。佛法入人心,谁与斸其根。苍苍不可问,用意或者偏。木蠹罪岂大,付与啄木权。胡不啄佛徒,使蠹民之天。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黄庶的《赋闻角》诗,写的是角声带给他的感受,却以“树老”、“碑断”、“古屋”等衰颓荒凉的意象为背景,这首先在感观上就给人一种凄迷的感觉。树是老树,半死的枝条苟延残喘,象征着大宋王朝已呈“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颓势。残断的碑壁底下沉睡,那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古屋颜色改变,这古屋也许是历经沧桑的见证人,它见证了朝代的兴衰更迭。而佛像却独自岿然不动,在历史的长河中独善其身。

诗的开头就给人一种荒凉凄迷的感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荒凉凄迷之感愈来愈浓。诗人拄着苍老的脑袋,看那野草蔓生,古木参天,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悲怆凄楚之情。然而这种情感并非无病呻吟,诗人从自然界的一切变化中感到一种悲悯的气氛。

诗人在《赋闻角》中借闻角而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百姓命运的关切。他通过描写古屋、老树、断壁颓垣、蔓草等荒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荒凉凄迷的氛围,以此表达他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百姓命运的关切。他认为百姓在这种悲惨的环境下生活,内心也一定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而佛法在这个时候也变得不再那么神圣和神秘了,因为佛法在当时的社会中也有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黄庶作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常常能够通过简短的诗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现代译文:

老树枯枝半死凋,残碑断壁埋地眠。

古屋颜色改变颜,唯有佛像独巍然。

苍首白发雨淋湿,坏臂蔓草紧相缠。

村野老人常拜祭,祈求丰收报丰年。

孔祠矗立照四边,制度华美颜如渥。

朝夕路过其下方,谁人还会再恭谨?

土木兴建仅分功,百姓信仰更坚固。

佛法入人心不浅,谁来铲除其根源?

苍茫宇宙不可问,用意或许有偏颇。

木蠹虫害岂重大,啄木鸟来除其权。

为何不啄佛徒罪,使蠹害百姓之根?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