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王珪
文献家声远,簪缨世德昌。
几篇青玉案,三佩白银章。
北苑新阡好,平原旧业荒。
百年乔木在,留得耐风霜。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挽吴大社
文献家声远,簪缨世德昌。 几篇青玉案,三佩白银章。 北苑新阡好,平原旧业荒。 百年乔木在,留得耐风霜。
吴大社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社首,他的离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切的哀痛。这是由一位叫王珪的诗人所作的挽词。在宋代的士大夫社会中,挽词常常是寄托哀思和赞颂功德的载体。
首联“文献家声远,簪缨世德昌”,从家族传承的角度描绘了吴大社一家的高贵传统。这里,“文献”和“簪缨”分别代表了文化和官宦传承,“远”和“昌”则突显了家族的悠久历史和繁荣发展。这一联不仅概括了吴家的家族背景,也为读者勾勒出一位世家子弟的形象。
接下来的两联“几篇青玉案,三佩白银章。”具体描绘了吴大社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青玉案”和“白银章”是古代的官场术语,分别代表了作者在文学和政治上的卓越成就。这里用“几篇”和“三佩”表达了对吴大社众多文学成就的赞扬,显示他在文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广泛影响。
“北苑新阡好,平原旧业荒。”这两句诗描绘了吴大社的坟茔和家族产业的现状。北苑阡是他的新墓地,一片新气象;而平原旧业则因主人离世而荒废。这里既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和敬意,也流露出对家族衰落的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百年乔木在,留得耐风霜。”进一步强调了吴大社的人格魅力和家族精神。“百年乔木在”出自《诗经》中的一句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里用来形容吴大社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留得耐风霜”则表达了对家族精神的赞美,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要坚韧不拔,保持家族的尊严和荣耀。
总的来说,这首挽词通过对吴大社家族传承、文化和政治成就、坟茔和家族产业的描绘,以及对吴大社人格魅力和家族精神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敬意和缅怀之情,也表达了对家族衰落的惋惜和对家族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