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刘得仁
白丝翎羽丹砂顶,晓度秋烟出翠微。
来向孤松枝上立,见人吟苦却高飞。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题是《忆鹤》,由“忆”字可知,此诗是刘得仁回忆过去养鹤的经历,而写的诗。鹤是高洁的象征,养鹤的人也多有洁身自好的人。刘得仁养鹤并与之相依为命,诗中“孤松”即指此。鹤于晨昏、月夜时常飞出栖处,在雾霭烟岚中翱翔于青山翠微之间,成为诗人难忘的回忆。
首句写鹤羽毛的白净光洁,给人以清新之感。次句点明时间、季节和鹤飞飞出巢活动的情况。在晨曦中鹤飞出巢,出现在青山雾霭之中。“晓度”二字,渲染了秋日清晨的清寒,使人如睹那羽毛白净、姿态优美的鹤,气宇轩昂地飞出巢穴,翩翩然而正步出翠微。三句切题写“见人”,鹤见到人似亦识途,因循旧路返回林巢。“见人”句,一是状其有规律的活动,也说明鹤亦解人情。诗人看见人亦高飞避之,大概误以为人间万事都有如世态之炎凉,亦有其凶险不可测之时吧!因而作一个哲人的自慰,又安得不高飞以避患忧呢?于是作者立于孤松枝上观赏那形迹可疑、怪模怪样的鹤——世界“苦”与“高飞”,为什么呢?从诗的后两句看,“苦”是与人为伴,“伴君如伴虎”。作者君前吟鹤诗句亦被猜忌。如今不能直言(因嫌疑),便又产生逃离现实的高远之情。至此写到此处停机树下那一幅美人忆远的倩影要荡漾开来而不得。“唐人多喜咏松、鹤题材。由此即可得其意于常处侍旁的小臣与降贵一格的人物又“此犹人间的小巫医。”另一与此很相似之作,句句扣紧咏鹤;作者向仙人以琼林琼阁待诗为贺之典成就不凡,有青云直上之志;但鹤则飘然高举,仙山蓬莱亦可望矣。”
此诗纯用古体诗的形式,清新自然地描绘出一只白净光洁、羽毛如丝、顶冠丹红、神采奕奕的仙鹤的形象。而作者吟咏松鹤的主题在短短的一首五言小诗中得到了体现。它在结构上通过静(松)动(鹤)映衬,写出了仙鹤神态和动作的特点;而在意境上又通过物我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与仙鹤之间建立的某种难以言传的情感上的联系和深厚感情。这是一首抒情写意之作,写得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